還記得一個月前寫的「插座」這篇嗎?引用自 南宮博士 的文章「[PnP]電源插座的歷史遺憾」。
但是有人嫌收束插座的時候很麻煩,很亂,而且並不是每個插頭都是大屁股,對吧 :p
剛剛在 37signals 的 Signal vs. Noise 看到更讚的解決方案:360 Electrical: Great design XD
原產品在 360 Electrical 這裡,看起來也還沒上市?
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還記得一個月前寫的「插座」這篇嗎?引用自 南宮博士 的文章「[PnP]電源插座的歷史遺憾」。
但是有人嫌收束插座的時候很麻煩,很亂,而且並不是每個插頭都是大屁股,對吧 :p
剛剛在 37signals 的 Signal vs. Noise 看到更讚的解決方案:360 Electrical: Great design XD
原產品在 360 Electrical 這裡,看起來也還沒上市?
趁著機器掛掉的時候偷閒,用了一下 RSSor 這個使用介面超像 del.icio.us 的 Online RSS Aggregator。
既然很像 del.icio.us,介面是很清爽啦,可是如果丟了一堆 feed 進去,我實在不能想像要怎麼用 XD 你可以參考我的 RSSor 頁面:RSSor /gslin。看起來好像很多對不對?可是我只丟了六七個 feed,其中兩個是 Slashdot 與 Boing Boing... 如果我把 Bloglines 上百個 feed 通通丟進去,那版面不就炸了 :p
(也許應該試看看丟進去會怎樣?反正大不了「砍掉重練」?XD)
昨天從 Blake 學長 那邊得知 PageRank 更新了,於是就把各幫眾的 PageRank 抓出來玩:
http://ashley.yichi.org/ has PageRank 4/10.
http://ben.yichi.org/ has PageRank 0/10.
http://blog.gslin.org/ has PageRank 5/10.
http://blog.ijliao.info/ has PageRank 4/10.
http://blog.yam.com/hrwang/ has PageRank 4/10.
http://ccca.nctu.edu.tw/~hlb/articles/ has PageRank 6/10.
http://gslin.org/ has PageRank 5/10.
http://hlb.yichi.org/ has PageRank 4/10.
http://pesty.yichi.org/ has PageRank 5/10.
http://slzzp.blogspot.com/ has PageRank 3/10.
http://slzzp.info/ has PageRank 4/10.
http://wiki.yichi.org/ has PageRank 4/10.
http://yeh.yichi.org/ has PageRank 4/10.
看來大家用 link 拉來拉去還是很兇暴的啊... 我新的 blog.gslin.org 也五分了,hlb 的新 Blog 也四分了...
在 Slashdot 上報導了加州某所學校因為預設老師的密碼所造成的資料洩漏問題:Generic Passwords Expose Student Data。
其實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鳥蛋問題,但是他們都會推卸責任給使用者 (在上面的新聞裡面就是教師),認為這是使用者沒有修改密碼。
但這是錯的 - 就如同 bb.nctu.edu.tw 對於研究生帳號的預設密碼設計 - 預設密碼就是帳號名稱。在今天 Open Proxy 夠多,不可能擋得完的情況下,有心人甚至可以寫程式幫你把整個系統的密碼改光光...
比較好的方法當然是透過實體認證 (學生證、身份證、...) 領取帳號與預設的亂數密碼。另外,在已經有某套可以信賴的認證基礎時,可以利用現有的認證架構提供服務...。
Flock 出版了,將常見的一些 Social Service 整合進 Firefox 再 release 出來:Firefox-based Social Browser Flock Launches。
但實際上的情況是,原來的 Firefox extensions 大多數都不能用了... =_=
我可能會去玩看看 Outfoxed,這是透過德國的 University of Osnabrück 所發展的 "Trusted Metadata Distribution Using Social Networks" 理論,做到這些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只是一個 open source extension,如果你覺得不好用的話你很容易修改,不用像 Flock 一樣直接去改 Software Source :)
我晚點會把使用的心得寫一寫吧?:p
2005/10/23 Update:這個 extension 常爛掉 XD
本來一直要寫在 Blog 上的,不過這件事情到剛剛才算有個結果。(弄了一個多月...)
先強迫自己先在 Blog 上提出來,這樣才會有壓力去寫... 圖片在 Flickr 上有放:7-11 便當外蓋問題 (2005/10/04) 這裡,然後我再說 7-11 處理過程的問題。
然後有兩段錄音檔,一段是跟門市的對話,另外一段是剛剛跟業務主管、門市的對話。前者的雜音很大,後者還沒轉檔,不過是在比較安靜的角落講,所以效果應該會比較好。晚點會放上來。
在 Joi Ito 的 blog 上看到的:Microsoft launches open source licenses,引用了 Tim O'Reilly 及 Danese Cooper 的文章。
在阿姆斯特丹舉辦的 EuroOSCON 上,Microsoft 提出了五個新的 license (三個主 license 以及兩個「變型」):Microsoft Permissive License (及 Microsoft Limited Permissive License)、Microsoft Community License (及 Microsoft Limited Community License)、Microsoft Reference License。
依照 Tim O'Reilly 的說法,第一種 license 接近於 BSD license (我猜測他所指的是 New BSD License),第二種接近 Mozilla Public License (有 1.0 與 1.1),而最後面一種則是只能看不准動的 license:
The permissive license is most like the BSD license; the community license is most like the Mozilla license; and the reference license is a "look but don't touch" license. The permissive and community licenses have variations that limit source distribution to the Windows platform.
而且他看過 non-limited license (應該是指前兩個 license) 之後,他覺得很有機會通過 OSI 確認為 Open Source License。(也就是符合 The Open Source Definition)
在 Boing Boing 上看到有人去翻 .com 的註冊資料 (我猜是 Whois),把最早註冊的一百個 .com 列出來:100 oldest .COM names in the registry,引用的網址在 THE 100 OLDEST CURRENTLY-REGISTERED .COM DOMAINS 這裡。
看起來真慘烈,不是被買掉了就是 byebye 了 :p 不過 ISC.COM 居然不是被 Internet Systems Consortium, Inc. 註冊,呃...
居然在 Bruce Schneier 的 blog 上看到這個:Phishing Without Computers,裡面所引用的新聞是:Beijingers fall victim to SMS scam。
啊,這類畫面好熟悉的呢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