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不開營利,YouTube 也開始會顯示廣告了...

在「YouTube Will Now Show Ads On All Videos Even If Creators Don’t Want Them」這邊看到的消息,YouTube 現在會針對非營利的影片也開始放廣告了,而且不會分潤給創作者:

看到新聞當下馬上想到的是「NiceChord 好和弦」這個完全不開平台廣告的頻道,然後剛剛就看到他貼出來:(出自 https://www.facebook.com/nicechord/posts/2800689726883136 這邊,Facebook 的 embed 太麻煩了...)

他挑的是 LBRY 這個架構的平台,不過記得 LBRY 平台的頻寬部份需要自己打理,這點 lbry.tv 是有弄一組出來 (cdn.lbryplayer.xyz),但對於台灣這邊的連線品質就不太行... 不過這讓我想把 cdn.lbryplayer.xyz 放進 SmokePing 裡面監控看看。

不過就算自己要處理頻寬成本應該也還好,馬上想的到的方法是 Backblaze + Cloudflare 這種方式,不過我記得 Cloudflare 很明顯很不歡迎這種用法,量大的 YouTuber 切過去的瞬間大概就會被處理 XD

如果考慮自己付錢,像是 EGI Hosting 的美國頻寬對台港區還算堪用,Bare Metal Server Plans 這邊有看到 USD$60/month 提供 20TB/month 的頻寬,大約是 USD$0.003/GB。

更低的像是 OVH 的「Dedicated server prices - Discover our solutions | OVHcloud」,500Mbps 也差不多是 USD$60/month,只算 1/3 使用率的話大約是 50TB,成本會降到 USD$0.0012/GB

不過 LBRY 更大的問題是他還搞了 blockchain 出來,這滿滿 (逼~) 的味道,到底做不做的起來就不曉得了 XDDD

youtube-dl 被 RIAA 用 DMCA 打下來的事件

youtube-dl 的這件事情的後續影響意外的大 (引發了 Streisand effect),除了這算是 RIAA 的最新力作以外,還發生了好幾個首次出現的過程 (而且有些事情還在進行),值得花一些時間挑出幾個比較有趣的地方記錄。

在英文版維基百科的「youtube-dl」與中文版維基百科的「youtube-dl」上面也陸陸續續把發生的經過都記錄起來了,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看看。

RIAA 的動作不算太意外,比較特別的是這次的 takedown notice 不是常見的 DMCA 512 侵權宣告,而是宣稱 youtube-dl 故意繞過 YouTube 的「保護機制」的工具:「The RIAA’s fraudulent attack on youtube-dl is not a DMCA §512 infringement/safe-harbour, and the reality is weird」,除了本身的文件以外,大家發現在 test case 裡面試著下載 YouTube 上的版權影片也可能是個明顯的問題。

另外是 GitHub 現在的 CEO,Nat Friedman,親自跑到 youtube-dl 的 IRC 上面「討論」後續可能的作法,這點也是讓大家愣住的地方:「RIAA’s YouTube-DL Takedown Ticks Off Developers and GitHub’s CEO」。

不過最近 GitHub 又警告了使用者不要重新上傳 youtube-dl 的程式碼,這有可能會被 ban XDDD:「GitHub Warns Users Reposting YouTube-DL They Could Be Banned」,對應的修改在「add statement about reposting and tos violating content」這邊。

這齣戲還在演...

有風聲說司法部會把 Chrome 拆出 Google

看到這則新聞時決定讓子彈飛了一陣子,但好像沒看到什麼新消息:「Feds may target Google’s Chrome browser for breakup」,Hacker News 上也有討論可以翻翻:「Feds may target Google's Chrome browser for breakup (politico.com)」。

GoogleChrome 上面做了不少看起來就很容易觸發反壟斷法的事情 (剛好這幾天又有像是「Google Chrome 在結束清站台資料時 (像是 cookie) 不會清 Google 自家的網站」這樣的事情),會直接先把 Google Chrome 拆出來的消息不算太意外。

不過大家對反壟斷調查更有興趣的應該是 YouTube 會怎麼被處理。網路上經常會看到「如何逃離 Google」之類的文章,Google 很多服務都有其他平台可以提供,或是 open source 軟體可以使用,但每次一講到 YouTube 時大家都很頭痛,都會提到 YouTube 的難以取代性,因為目前其他平台沒有一個是堪用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動調查...

幫 2011 年的 Mac Mini 換 SSD

這台 Mac Mini 是我第一個蘋果產品 (退伍後在 PIXNET 的時候買的),當時本來想在上面寫些東西,不過後來就一直當個終端機在用而已,到這幾年他的定位就是放在客廳當個播放器 (像是開 Twitch 或是 YouTube 在看)。

不過每次用都覺得開 Google Chrome 開的很慢,就興起將硬碟換成 SSD 硬碟的念頭了。至於記憶體,當初在買 Mac Mini 的時候應該是已經升級過,裡面是兩條 4GB 了,網路上是有人提到可以支援兩條 8GB,不過以目前客廳的用法,應該是用不到...

先對價錢做了一些功課,如果是自己處理,打算換成美光的 Crucial MX500,在 24h 是賣 $2,099 (不過後來是剛好有去光華一趟,就在光華買回來),然後打電話問一下有提供更換服務的店家,500GB SSD 是 $3,500 換到好,1TB SSD 則是 $6,000。

以 500GB 的價錢倒是沒有到不能接受,但也不是能馬上就說 ok 的價位,還是得看一下有多麻煩才能決定要怎麼做。

所以就跑去看了一下 YouTube 上換 SSD 的影片,看起來只要有對應的螺絲起子,應該是可以自己換完。而我之前就有準備六角螺絲起子,應該是可以換下來:

實際拆的時候才發現,不只需要正六角的螺絲起子 (H 系列),還需要星狀的螺絲起子 (T 系列),本來想在 24h 下單隔天再來弄,突然想到這種東西在水電五金行應該有,當時才晚上八點,就跑去外面找了一組 (價錢也比 24h 便宜),回來繼續拆...

有了正確的工具,拆開就簡單不少,反倒是裝回去折騰一陣子... 在裝有 WiFi 天線的那塊板子的四顆螺絲時卡了一個小時 (一直都只鎖的上去三顆),最後本來是打算少鎖一顆螺絲,結果在準備放棄的時候突然暴力法把四個孔位都卡進去了,就順利把四顆螺絲都鎖上去...

接下來就是先開機進入 macOS Recovery 確認硬碟有被抓到,確認有被抓到以後,就可以準備重裝系統,這時候我拿 MBPR 下載 10.13 (High Sierra,這台 Mac Mini 能支援的最新版),生出 USB 隨身碟裝機,然後插回 Mac Mini 重開機就可以裝系統了:

裝完後的開機速度很明顯快不少,裝軟體的速度也是,另外再打開一些網站看一看,冷啟動的速度都改善很多。

算是趁連假的時候整理一下硬體,還蠻有趣的...

改善內嵌 YouTube 影片的載入速度

YouTube 的 embed 會載入大量的元件,所以就有專案把對使用者沒有意義的元件都拔掉:「Lite YouTube Embed」。

從比較可以看出來 Lite YouTube Embed 下載的元件少很多:

當然在功能上有差異,不過基本的功能應該都沒問題...

雖然還是 JavaScript 實做,但可以看到實際的程式碼大概 40 行而已?(註解的行數大約是程式碼的兩倍):「lite-youtube-embed/src/lite-yt-embed.js」。

不過要注意的是,程式碼中用到 ES6 的 class 語法,所以如果要考慮到 IE11,應該是要打包轉換...

在 Android 上的 NewPipe (YouTube 播放器)

會看到「NewPipe」這個軟體,是因為之前有抹黑 NewPipe 的事情而看到的 (可以參考「My Google account got suspended because of NewPipe #2723」這邊),這個軟體的目標是在 Android 上不使用 Google 在 Android 上的專屬 API,以及 YouTube 的 API,純粹爬頁面提供對應的影音服務:

NewPipe does not use any Google framework libraries, nor the YouTube API. Websites are only parsed to fetch required info, so this app can be used on devices without Google services installed. Also, you don't need a YouTube account to use NewPipe, which is copylefted libre software.

除了 YouTube 以外,目前還支援兩個服務:

  • YouTube
  • SoundCloud [beta]
  • media.ccc.de [beta]

然後分析頁面內容這種方式提供 YouTube 服務當然無法上 Google 自家的 Google Play Store,需要先安裝 F-Droid,然後再用 F-Droid 搜尋並下載。

用起來其實還不錯,一樣有播放記錄但是是存在本機,而且看起來可以匯出匯入;有書籤功能可以管理影片。整體的自主性高不少...

然後測到現在還沒看到廣告,這應該也是好用的地方...

用 YouTube 上的影片查發音

Improve your English pronunciation using Youtube」這個服務利用 YouTube 上的影片與字幕提供界面,讓你可以知道現實世界的人怎麼發音的查詢系統。

系統本身不難做,主要是去撈大量資料,然後建立 search engine 提供,idea 與執行才是這個服務的賣點。

拿到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定要拿來查一下「IKEA」怎麼唸 XDDD

除了英文以外還可以查其他語言,包括中文...

把 YouTube 對 channel 與 user 的自動播放功能關掉...

YouTube 在 channel 與 user 頁面會自動播放會讓人覺得頗困擾 (頁面一打開就有聲音),所以想要找看看有沒設定可以關掉... 找了之後發現很久前就有被問過,但是當時得到沒有這個功能的回答:「How do I DISABLE autoplay from other channels on my YouTube channel?」。

既然如此就只能找套件來解了... 目前是透過 Userscript 擋下自動播放,程式碼不長也蠻好懂的:「Disable YouTube Channel/User Home Page Video AutoPlay」。

這樣總算是不會被聲音搞到...

AWS re:Invent 2017 的影片

Twitter 上看到 Jeff Barr 引用了這份 Gist:「Links to YouTube recordings of AWS re:Invent 2017 sessions」。

由於今年開的規模又比去年大不少,影片相當多... 可以用關鍵字找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