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WordPress 內建就有置頂功能 (Sticky),剛好開一篇來放目前我要找的職缺,先放幾個職缺,接下來會持續更新。試看看效果如何吧?
有興趣的可以把 resume 寄到 gslin at kkbox.com
,或是純粹想問問題的也可以寄過來問。
最新更新時間:2015/10/09。
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發現 WordPress 內建就有置頂功能 (Sticky),剛好開一篇來放目前我要找的職缺,先放幾個職缺,接下來會持續更新。試看看效果如何吧?
有興趣的可以把 resume 寄到 gslin at kkbox.com
,或是純粹想問問題的也可以寄過來問。
最新更新時間:2015/10/09。
索引:
在寫自家的介紹時,特地跑去跟軟體開發中心的主管要 Client Team 的介紹,人家交稿的速度快多了... Q_Q
Anyway,這篇是由 Client Team 的主管所寫的介紹,一樣是所有的部門都有職缺 (人力銀行上未必有開),有興趣的可以提供 resume 到 recruit
at kkbox.com
這個信箱。
在 KKBOX 裡頭,我們還蠻習慣以老派的 Client/Server Side 來稱呼不同技術背景的開發人員,Client Side 說穿了就是開發 App 的那群人,只要你喊得出來的主要平台,大概就是我們負責的。
軟體開發隨著功能的演進,程式碼就會變得又肥又大,自然免不了些壞味道,面臨設計架構的難題,我們希望內部開發者能夠清楚三件事情: Design Pattern,Unit Test,和 Refactoring。上述觀念應當不用多說什麼,幾乎都變成顯學了。我們期盼透過一些原則和流程來讓開發工作變得不會那麼難以維護。
Client Side 目前共有四個 App 開發部門和 SQA 部門:
順道一提,除了 KKBOX 以外,還有 KKTIX,Hami Music 和日本服務 Utapass,也都是上述開發部門負責的。所以你要真的那麼愛寫 App 的話,那這裡應該蠻適合你的。
索引:
下面提到的所有職缺都有在找人,有些下面說明的職缺在人力銀行上不一定會開 (招募效果不好的會暫時先關掉,再研究要怎麼改),有興趣的可以寄信到 recruit
at kkbox.com
這邊,如果只是想要問些問題的可以寄給我 gslin
at kkbox.com
。
一般在介紹我所屬的部門時會這樣介紹:KKBOX 是 Client & Server 架構,所以這兩塊分成兩個 team。
R&D 的部份,Client Team 有五個團隊,前面是正式名稱,後面「」包起來的是我習慣的分類:
我所屬的 Server Team 有三個 R&D 團隊:
然後因為我在 Server Team 打雜,所以下面全部都是針對 Server Team 的職缺在說明... (當然,Client Team 的職缺也是可以寄信到上面講的信箱)
R&D 有兩個地點,一個在台北南港軟體園區,另外一個在高雄軟體科技園區。台北南港軟體園區是總部,目前有 250+ 人,高雄目前應該是 30+ 人。
內部大多使用 PHP 5.4+ 的環境 (大多都 PHP 5.5 了),有幾台機器用更舊的版本,目前正在 migrate 到 5.5。
PHP Framework 的部份,新的專案用 Laravel 4.2,目前計畫要換到 5.0。舊一點的專案用 Zend Framework 1.12,再舊一點的就是傳統的 PHP 了。
除了 PHP 外,還有用 Java (Search Engine 這塊) 與 Node.js (Server Push 機制),不過以 PHP 佔大多數。
資料庫的部份,MySQL 都已經是 5.6 (Percona 的版本,有單機版與 PXC 版本)。
版本控制的部份都用 Git,最早期的專案放在 GitHub 上,後來的專案有些放在 Gitolite,最近則是在轉移到 GitLab 上,配合 Merge Request 用。
要詳細說明公司福利以及這三個部門的職缺,但沒什麼力氣了,先讓我冨樫一下吧,晚點再開新的文章來寫... O_O
應該是某天 Hacker News Daily 的連結,堆在瀏覽器上面:「NomadList」:
The best cities to live and work remotely, based on cost of living, weather, internet speed and other metrics. By @levelsio
比較的標準包含了生活消費、氣溫與網路速度... 如果不設條件搜尋,前三名是清邁、台北、曼谷?hmmm...
看到布長輩提到:
剛開始用 104 的系統找履歷時,都用一些很爛的關鍵字搜尋:
最近找起來比較有心得了,用這些關鍵字:
還有一些相關領域的關鍵字拿來找也還蠻不錯的...
另外最後宣傳一下,敝公司找人,包括 client 開發與 server 開發都有缺。(我主要是 server 的部份,client 的部份我會轉給我同事)
有興趣可以用 gslin at kkbox.com 聯絡... (不過話說回來,我下星期去日本,cc 一份給 hr at kkbox.com 會比較好)
參考 blog.gslin.com 的「PIXNET 徵人:System Administrator 一名」,這邊就不列出來了...
昨天提到的「header file 與 GPL(v2) 的「衍生作品」...」,Linus Torvalds 也跑出來講話了:「Android: Sued by Microsoft, not by Linux」
It seems totally bogus. We've always made it very clear that the kernel system call interfaces do not in any way result in a derived work as per the GPL, and the kernel details are exported through the kernel headers to all the normal glibc interfaces too.
他也不認為 header file (也就是提到的「kernel system call interfaces」) 會造成 GPLv2 內所提到的 derived work。
在 Slashdot 上看到 Richard Stallman 在 2003 年 1 月對於 GPLv2 header file (當時只有 GPLv2,沒有 GPLv3) 對於作品是否有「感染力」的看法:「RMS On Header Files and Derivative Works」,也就是「如果我用了 GPLv2 的 header file,是否我的 code 因此就要使用 GPLv2」的問題。
Richard Stallman 在找了律師談過之後,引用 header file 不足以成為 GPLv2 裡面定義的「衍生作品」(Derivative work):
Our view is that just using structure definitions, typedefs, enumeration constants, macros with simple bodies, etc., is NOT enough to make a derivative work.
這篇剛好回應最近有人質疑 Android 因為使用 GPLv2 header file 而軟體本身使用非 GPLv2 授權的問題:「Android Faces Serious Linux Copyright / Copyleft Issues with GPL」:
Google used Linux headers, but did not release Android under the same GPL2 license, which is the most basic precept of GPL. (Android is released under the Apache Commerci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