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stening to satellites for 30 dollars」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接受氣象衛星的訊號,並且轉成圖片...
關鍵的兩個軟體,一個是作者是先用 GQRX 收下來,然後用 WXtoImg 轉成圖片,這是作者抓下來的成果:(NOAA-15 的資訊)
如果在刻一些程式儘量全自動化,用 Raspberry Pi 丟到陽台收訊號轉換,好像是個不錯的方法?不知道衛星每天丟出來的量有多少...
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在「Listening to satellites for 30 dollars」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接受氣象衛星的訊號,並且轉成圖片...
關鍵的兩個軟體,一個是作者是先用 GQRX 收下來,然後用 WXtoImg 轉成圖片,這是作者抓下來的成果:(NOAA-15 的資訊)
如果在刻一些程式儘量全自動化,用 Raspberry Pi 丟到陽台收訊號轉換,好像是個不錯的方法?不知道衛星每天丟出來的量有多少...
基地台的密度比氣象站以及雷達的密度高很多,於是就有人想用基地台的訊號衰減資料來監控氣象:「New Technology Uses Cellular Towers For Super-Accurate Weather Measurements」。原文在「Cellular towers in the service of meteorology」這邊。
很好玩的方法,一個城市裡面有上百上千隻基地台,用這些資料來分析 XD
在「Realtime map of lightning strikes」這邊提到了「Blitzortung.org – lightning map USA, Canada – thunderstorms and lightning strikes」這個即時的雷擊統計計畫。
目前只有北美、歐洲以及澳洲有偵測器,亞洲是沒有偵測資料的... 看起來這個計畫已經好幾年了。
看到「MeteoTester collects and tests the accuracy weather APIs」這篇文章介紹 MeteoTester 這個站,拿來統計氣象誤差值...
在 about 頁面上有說明是統計 forecast.io、openweathermap.org、wunderground.com 以及 worldweatheronline.com 這四個站的資料。
拉出來的圖像是這樣:
紅色是最高溫度,藍色是最低溫度,另外長條部份是降雨機率,然後三個值每個都有 range...
不過不知道這個資料可以做什麼...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