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參數名稱要加上單位的請願

Hacker News 上看到「Please put units in names (ruudvanasseldonk.com)」這邊的討論,看到的時候已經超過 900 點了 (好像還在急遽成長),算是爆紅狀態,可以感覺到超多 developer 們的怒氣 XDDD

原文在「Please put units in names」這篇,在講參數的命名要加上單位,尤其是時間相關的參數。

時間相關的參數根本沒有共識,你不查資料不會知道是 ns、ms 還是 seconds,所以就會出現象在這三個程式語言跑出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然後你就翻桌了 XDDD

拿 pytest 測 C 的程式

Hacker News 上看到「Running C unit tests with Pytest (p403n1x87.github.io)」這串討論,就如同標題所寫的,拿 pytestC 的程式:「Running C unit tests with pytest」。

拿既有還蠻成熟的 testing framework 來用,而且看他的範例裡,C 的部份只要 symbol 有 expose (non-static) 就可以測,看起來不需要用到 Python 特殊的資料結構...

之後如果有機會也可以用看看...

Raspberry Pi 推出 MCU 產品 Pico

Raspberry Pi 推出了新的產品線 Raspberry Pi Pico,基於 ARM 架構的 MCU (microcontroller unit),Hacker News 上也有不少討論:「Raspberry Pi Pico and RP2040 Microcontroller (raspberrypi.org)」。

與 Raspberry Pi 的 Zero 系列比起來,Zero 上面有 512MB RAM,不算大但還是可以跑一個完整的 OS。而 Pico 的定位就直接是 MCU 了,基本上就是特製的系統。

再來是看 Pico 的規格,比隔壁棚的 ESP32 低一些,但可以看出來 Pico 主要的定位還是教學:高速雙核心 CPU、多腳位、大的記憶體以及 flash (對於一般量產的 MCU 來說),支援透過 Micro-USB 的 5V 供電界面方便開發與使用。

官方支援 CMicroPython 兩種開發使用的模式,其中在 Hacker News 上有人抱怨 MicroPython 哭爸慢,不過這點應該還好,要在上面跑比較複雜的人會自己跳到 C 上面開發。

最後來講價位,目前定價是每顆 USD$4,當然跟一般商用量產的 MCU 差不少 (會盡可能壓低到「剛好夠用」的等級,價錢就有可能低到 USD$0.x),但相比於現在在教學上很紅的 ESP32 (大約在 USD$10 附近) 來說,等於是殺出另外一條產品線,加上挾帶著 Raspberry Pi 的知名度來說,等於是讓更多人熟悉 MCU...

AlphaGo 不是使用 GPU 加速...

Google 今天公佈的資料中說明了 AlphaGo 不是用一般常見的 GPU 加速運算:「Google supercharges machine learning tasks with TPU custom chip」。

這是特別為 TensorFlow 製作的 ASIC:

The result is called a Tensor Processing Unit (TPU), a custom ASIC we built specifically for machine learning — and tailored for TensorFlow.

而 AlphaGo 用的版本是 TPU 版:

AlphaGo was powered by TPUs in the matches against Go world champion, Lee Sedol, enabling it to "think" much faster and look farther ahead between moves.

放 AlphaGo 的機櫃長這樣:

通常 ASIC 特製的版本會比 FPGA 或是 GPU 快上許多,這代表目前這些沒有大公司撐腰的圍棋軟體要跟 AlphaGo 拼,除非演算法上有重大的突破,不然就得用更大量的設備跟他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