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 下的 TCP/IP 程式組

Hacker News 上看到「mTCP: TCP/IP applications for DOS PCs (brutman.com)」這個有趣的東西,在 DOS 環境下的 TCP/IP 程式組,原網站在「TCP/IP applications for your PC compatible retro-computers」這邊。

不過我覺得比較神奇的是,他的測試環境是真的包括一堆老機器跟網卡耶 XDDD

裡面提到的 NE1000ISA 界面的卡,這樣聽起來保養的都還不錯...

jless:檢視 JSON 的工具

前幾天在「Show HN: Jless, a command-line JSON viewer (pauljuliusmartinez.github.io)」這邊看到用 Rust 寫的 jless 這個工具,官網有個動圖可以參考:

這樣方便不少,就不需要自己在對半天...

另外也剛好拿來練手,把 Rust 寫的套件包成 Ubuntu PPA:「PPA for jless」。

主要是 cargo vendor 這個指令可以把相依套件都抓下來放到 vendor/ 下面,然後設定 .cargo/config.toml 後就可以在本地端處理了,這對於 build farm 限制 internet 連線的情況會好用很多...

與 jq 互相配合的 jc

Simon Willison 的 blog 上看到的工具:「jc」,專案的網站:「JSON CLI output utility」。

可以把許多種輸出結果轉成 JSON 格式:

CLI tool and python library that converts the output of popular command-line tools and file-types to JSON or Dictionaries. This allows piping of output to tools like jq and simplifying automation scripts.

所以就可以這樣用:

dig example.com | jc --dig

然後再丟給 jq

dig example.com | jc --dig | jq -r '.[].answer[].data'

支援的格式不少,在「Parsers」這段可以看到。

Ubuntu 22.04 後可以直接透過系統的 apt 安裝:「Ubuntu – Details of package jc in jammy」,在那之前也可以透過 pip 裝起來用...

等 Ubuntu 22.04 出了以後應該會變成標配安裝...

Visual regression testing

看了「Catching CSS Regressions and Visual Bugs in Continuous Integration」這篇,原來這個叫做 visual regression testing,可以拿來檢查視覺上的差異:

出自「Visual Regression Testing Tools」。

這種 pixel-by-pixel 的測試也可以包在 CI 裡面,至少記錄起來可以在之後查。

看起來有不少 open source 工具與付費的服務可以用,不過機器的記憶體都會需要大一點 (需要瀏覽器的 rendering engine)。

Facebook 放出 Pysa,靜態分析 Python 程式碼的工具

Facebook 丟出來的靜態分析工具,可以拿來分析 Python 程式碼:「Pysa: An open source static analysis tool to detect and prevent security issues in Python code」,專案在「facebook/pyre-check」這邊可以取得。

不過軟體居然是用 OCaml 寫的啊,另外已經包好了,可以用 pip 直接裝 pyre-check

官方的說明裡面有提到要裝 watchman,不過這算是選擇性安裝,不裝 watchman 直接執行也可以用,只是會跳個訊息跟你說裝了可以遞增檢查:

To enable pyre incremental, you can install watchman: https://facebook.github.io/watchman/docs/install

最近在寫的專案都是用 Python,剛好可以拿來掃這些專案...

寫了一個可以用 '/' 在 AWS 上快速切換服務的小工具

AWS Management Console 上切換服務需要用到滑鼠,而這個 Userscript 工具提供了 / 快速鍵可以直接拉出服務選單,另外也可以用 Esc 鍵關閉服務選單:「AWS Web Console Service Shortkeys」。

這個套件應該是支援多個瀏覽器,但是需要先安裝 Tampermonkey 這類可以跑 Userscript 的套件。

主要是常常在切的時候發現需要拿滑鼠,寫了這個 script 後多了一個方式可以用,而不需要把手移開鍵盤,會順手一些...

不過還是希望這個功能直接變成內建的 :o

被動靈氣加成:用 git rerere 解決同樣的 conflict 問題

Git 上一個很好用的設定,不需要改變原來的工作模式,有種「被動靈氣」的感覺 XD

Twitter 上看到這則推:

裡面提到了 git rerere 這個指令,投影片裡面雖然有給方法,不過一時間沒看懂... (oops)

找了一下官方文件與其他文件後發現其實意外的簡單,就是在 .gitconfig 設定檔內開啟個 flag 後就沒事了,其他的動作照以前的方式走。Git 的被動技能就是在每次遇到 conflict 以及解決的時候就會記錄下來,當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就自動幫你解。

先開起來再說,之後來看看有什麼副作用再來抱怨 XDDD

在 Terminal 看資料的 VisiData

在「VisiData」這篇看到的專案,專案的頁面在「A Swiss Army Chainsaw for Data」這邊,從 screenshot 可以看出來是 terminal 的檢視工具:

會注意到是因為支援 .xls

explore new datasets effortlessly, no matter the format: vd foo.json bar.csv baz.xls

SUPPORTED SOURCES 這邊可以看到完整的支援清單,居然連 pcap 也支援,不知道看起來如何 :o

SQLite 的 CLI 操作工具 litecli

之前應該都是用 SQLite 提供的 cli 操作,現在有人提供支援 auto completion 與顏色的 cli 軟體了:「CLI for SQLite Databases with auto-completion and syntax highlighting」。

工具是用 Python 寫的,可以直接用 pip 安裝。

直接對 csv 或 tsv 檔案下 SQL 指令的工具

這個工具好像發展一段時間了... 剛剛又再次看到「harelba/q」這個,可以在 command line 直接操作 csv 與 tsv 檔案的工具。

官方的範例直接是放圖片,不過裡面可以看到一些簡單的操作方式:

以前沒有這種工具的時候大多就是拿 Perl 出來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