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 Script 的好習慣

這篇給了一份 bash script 用的 tempalte,但更重要的反而是裡面提到的 best practice:「Minimal safe Bash script template」。

首先是不要寫 /bin/bash 這件事情,因為有些系統是沒有 /bin/bash 的,像是 FreeBSD

如果程式是可以用 POSIX sh 語法的話,應該優先考慮 /bin/sh,如果用到非 POSIX 標準的語法的話,用 env 帶出來會少一些問題:

#!/usr/bin/env bash

再來是 fail 時就趕快停止,不要再往下執行,這點算是老生常談了,文章作者也有給一個範例說明:

set -Eeuo pipefail

再來另外一個還蠻有用的事情是攔下常見的 signal 處理「後事」:

trap cleanup SIGINT SIGTERM ERR EXIT

cleanup() {
  trap - SIGINT SIGTERM ERR EXIT
  # script cleanup here
}

其他的可以看一看,但未必要全盤收下...

網頁本身是個合法的 JSON 的展示

Hacker News Daily 上看到「Web Data Render」這個有趣的東西,這個網頁本身是個 JSON,透過一些技巧載入 javascript 後就可以讀取資料 render...

不過網頁本身就不是合法的 HTML 了:「Showing results for https://webdatarender.com/」,只能算是個有趣的作法...

Trac 1.4

剛剛看到 Trac 出了 1.4 的消息,雖然還是在用 Python 2:「Release Notes for Trac 1.4 Jinja Release」。

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改變是 template engine 換掉了,從 Edgewall 自家的 Genshi 換到 Jinja2 上,目前看起來兩者都可以用,但可以預期現有的 template 要找時間換過去:「5 times speed-up when rendering query results, thanks to the migration from Genshi to Jinja2.」。

其他的改變應該還好,找個週末來把自己的 Trac 備份起來測試好了...

在 Trac 裡把參與者自動加到 cc list 裡面的 plugin

之前在 Trac 裡會想要達成「當使用者參與這張票時,自動加到 cc list 讓他收到後續的更新」這樣的功能。之前沒有仔細研究要怎麼在 Trac 裡面實踐,就直接在 template (也就是 site.html) 裡面用 javascript 在 client 做掉...

先拉出 authname

<script>
(function() {
    window.authname = "${authname}";
})();
</script>

然後再攔截網址裡有 /ticket/ 的頁面,當 form 符合條件時攔截 submit 事件,在 cc list 裡面沒有自己時把自己加進去:

// Add myself into cc list, if I am not in cc list now.
(function() {
    if (-1 === document.location.href.indexOf('/ticket/')) {
        return;
    }
    var cc_list = jQuery('input[name="field_cc"]').val().split(/[ ,]+/);
    for (var i in cc_list) {
        if (window.authname === cc_list[i]) {
            return;
        }
    }

    jQuery(function() {
        jQuery('form#propertyform').submit(function() {
            var cc = jQuery('input[name="field_cc"]');
            cc.val(cc.val() + ',' + window.authname);
        });
    });
})();

這樣是可以達成目的啦,但有種惡搞的感覺... 所以這次還是寫了個 Trac plugin 來解決,這樣不用擔心當網頁界面改版時會產生問題:「104corp/trac-addtocc-plugin」。

GitHub 對 Open Source Community 請願的回應

大約一個多月前 (2016 年一月 15 日),一群用 GitHub 發展 Open Source 軟體的人對 GitHub 提出請願,要求重視 Open Source Community 在 GitHub 平台上遇到的問題:「An open letter to GitHub from the maintainers of open source projects」。

這個請願在卡了將近一個月後,陸陸續續有相當多要搬出 GitHub 的討論,像是 eslint 就直接在 GitHub 開了 issue,討論搬出 GitHub 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Investigate switching away from GitHub」。

在二月 13 日的時候,GitHub 透過 pull request 發出回應說「我們在處理了」,但也沒講正在處理什麼,看起來就是個很 PR 的回應:「Dear Open Source Maintainers」。

直到昨天,三個主要的請願中關於 issue 範本的問題 (也就是下面這段) 總算有進展了:

Issues are often filed missing crucial information like reproduction steps or version tested. We’d like issues to gain custom fields, along with a mechanism (such as a mandatory issue template, perhaps powered by a newissue.md in root as a likely-simple solution) for ensuring they are filled out in every issue.

為了解決使用者在開 issue 時有時會忘記給出完整的環境資訊 (以及其他有用的資料),GitHub 推出了新的功能,在開 issue 或 pull request 時利用 template 讓使用者有個範本可以照著填寫,同時 template 也支援 Markdown,讓填寫的方式會更豐富一些:「Issue and Pull Request templates」。

這總算開始有進展了。但也開始感覺到 GitHub 的動作已經開始慢下來了...

DynamoDB Streams...

去年 (2014) 十一月時 AWS 推出了 DynamoDB Streams,像是 RDBMS 裡 trigger 的東西,不過當時還沒這麼方便,而且也是 preview 階段:「Sneak Preview – DynamoDB Streams」。

Once you enable it for a DynamoDB table, all changes (puts, updates, and deletes) made to the table are tracked on a rolling 24-hour basis.

而這個功能現在總算是開放讓一般人使用了,這次可以配合 AWS Lambda 一起使用,官方用了「DynamoDB Streams + Lambda = Database Triggers」的說明來解釋:「DynamoDB Update – Triggers (Streams + Lambda) + Cross-Region Replication App」。

另外這次也推出了 Cross-Region DynamoDB Replication,其實就是透過組合拳串起來:

This app runs on AWS Elastic Beanstalk and makes use of the EC2 Container Service, all launched via a AWS CloudFormation template.

做 Ubuntu 14.04.1 的 VMware Template

公司有買 VMware license,但一直沒研究要如何做一份 VM template 出來,所以花了點時間研究到底怎麼做才會比較好。

這邊提供的方法是為了之後的通用性 (像是之後有可能用 KVM 堆虛擬機),所以不使用 VMware 獨規的設計,因此有些設定需要手動調整。

首先是先生出一台 Ubuntu 14.04.1 的 VM,在裝完基本系統後有些要先處理的:

  • 可以考慮用 DHCP 或是不開啟網路設定,反正不要設固定 IP address,以免同時裝多台機器時發生狀況。
  • 因為是 VMware 裡面,安裝 open-vm-tools 可以省下一些 puppet 安裝的時間。
  • 砍掉 /etc/ssh/ssh_host_*,每台機器的 host key 應該要不一樣。

做好 VM 後轉成 Template,之後每次在 deploy 完、開起來後,還要做這些事情:

  • /etc/hostname/etc/hosts 裡的機器名稱。
  • /etc/network/interfaces 裡的網路設定。
  • dpkg-reconfigure openssh-server 重新產生 SSH host key。

有些參考資料:

過程其實還蠻簡單的,只是有一些眉眉角角的東西要注意...

Mailgun 提供的電子郵件範本

Mailgun 公開了一份電子郵件範本,讓你可以在各種平台上面都正確顯示:「Transactional HTML Email Templates」。

公開的範本在 GitHub 上可以取得:「mailgun/transactional-email-templates」。

不過另外看到 Litmus 這個服務可以提供 Email previews,像是 Mailgun 這次放出來的測試可以在「TRANSACTIONAL EMAIL TEST」這邊看到,這個服務簡化了測試的過程...

Twig 的用法

我喜歡 Zend_View 來處理 view 的部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在所有 output 的部份加上對應的 escape function,所以還是得找其他有 auto escape 功能的 framework 來用看看,而 Twig 是其中一個還不錯的選擇。

Composer 裝完 Twig 後:

<?php

require __DIR__ . '/vendor/autoload.php';

$loader = new Twig_Loader_Filesystem(__DIR__ . '/view');
$twig = new Twig_Environment($loader, array('strict_variables' => true));

$array_data = array(
    'foo' => 'bar',
);

echo $twig->render('index/index.html.twig', $array_data);

比較特別是為了支援 PHP 5.2 而沒有使用 namespace。

而拿 ab 打可以測出來速度很快,一般會遇到的瓶頸應該會是 database 而非 Tw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