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推出 Premium 方案

Telegram 宣佈推出 Premium 了:「700 Million Users and Telegram Premium」。看了一下有點長度,就直接放 iThome 的報導:「Telegram正式推出付費訂閱服務Telegram Premium」。

更新 Telegram 後就會在 Settings 裡面看到 Premium 的設定可以選,然後看起來走 IAP,我自己是在台灣的 iOS 上面買,NT$160/mo,裡面提到的功能基本上都用不到 (大概只有 no ads),但還是買起來...

Telegram 開始跟俄羅斯政府合作

雖然路透社的標題寫的像是俄羅斯政府是因為放棄封鎖 Telegram,不過讀一下內文就會發現完全不一樣:「Russia lifts ban on Telegram messaging app after failing to block it」。

報導上看起來是俄羅斯政府說 Telegram 會與政府合作打擊恐怖份子,所以解封 (先不要管「恐怖主義」之類的詞,這常常是打擊異己時用的詞彙):

Some Russian media cast the move as a capitulation, but communications watchdog Roskomnadzor said it had acted because the app’s Russian founder, Pavel Durov, was prepared to cooperate in combating terrorism and extremism on the platform.

“Roskomnadzor is dropping its demands to restrict access to Telegram messenger in agreement with Russia’s general prosecutor’s office,” it said in a statement.

現在的重點會在於 Telegram 會不會解釋,以及解釋的內容 (目前是還沒有):

There was no immediate reaction from Telegram or Durov.

因為劇本有可能是 1) Telegram 根本沒跟俄羅斯政府接觸,純粹是俄羅斯政府想搞 Telegram,或是 2) 有接觸,但談的跟報導的差很多,或是 3) 就是 Telegram 放棄掙扎了。

後續的 Telegram 回應會是重點,另外 end-to-end encryption (E2E Encryption) 的承諾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也會是重點。

我猜測比較可能的應該是有合作,但控制權在 Telegram 手上,並不是直接讓俄羅斯政府碰 Telegram 的內部系統,不過一切都還得等後續的消息才能確認...

用事實查核中心的 RSS feed 加上 IFTTT 自動通知到 Line/Telegram/... 內

事實查核中心的澄清內容其實很有趣,可以看到有哪些假消息在流傳,所以想找找看有沒有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設通知...

事實查核中心的官網用的是 netiCRM 這個平台 (看起來底層是 Drupal),而在 HTML 頁面的開頭可以看到 RSS 1.0 的 xmlns 宣告:

  xmlns:content="http://purl.org/rss/1.0/modules/content/"

本來想說直接用 feed 接到 IFTTT 就好了,不過 HTML 頁面上沒有放 feed entry 讓閱讀器可以直接找到 feed 本身,也就是像這樣的標籤資訊: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rss+xml" title="Gea-Suan Lin&#039;s BLOG &raquo; Feed" href="https://blog.gslin.org/feed/" />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rss+xml" title="Gea-Suan Lin&#039;s BLOG &raquo; Comments Feed" href="https://blog.gslin.org/comments/feed/" />

找了一下 Drupal 的設定慣例,發現 feed 可能會放在 /rss.xml 這個位置,測了一下發現順利在 https://tfc-taiwan.org.tw/rss.xml 這邊看到 feed,接下來就可以加進 IFTTT 了:

給有興趣想要用 feed 做些事情的人參考看看,像是加到 Line 或是 Telegram 的群組裡面,或是放到 Slack channel 裡面 (Slack 裡應該可以直接在某個 channel 裡用 /feed add https://tfc-taiwan.org.tw/rss.xml 把這個 feed 加進去)。

架設 MTProxy 加快 Telegram 的速度

在台灣如果是透過 HiNetTelegram 是沒什麼問題 (不需要翻牆),不過連結的 preview 以及圖片影片讀取的速度實在很慢,試著在 GCP (彰濱機房) 跟 Vultr (東京機房) 上架 Proxy 測試看看,發現速度都改善很多...

這邊用的是官方提供的 MTProxy,我把安裝的懶人包放在自己的 wiki 上了:「MTProxy」,在 AWS 或是 GCP 上安裝時,因為網卡拿到的是 Private IP 而非對外的 Public IP,需要指定 --nat-info 告訴 MTProxy 要針對協定裡面的 IP address 另外處理。

跑一陣子再來看看有什麼可以調整的...

Telegram 推出新的 Client:Telegram X

Telegram 推出新的 client,叫做 Telegram X:「Telegram X: Progress through Competition」。

全新打造:

The Telegram X project features apps written from scratch, with an entirely new code base and without all the legacy components that our older apps have accumulated through the years.

然後包括 iOS 版本與 Android 版本都有對應的版本:

The goal of Telegram X is to reinvent Telegram and explore new frontiers in speed, ease of use, quality of animations and all other aspects. Today we are glad to present two new official apps – Telegram X for Android and iOS.

就裝起來玩看看,不知道實際的感覺會有什麼差異...

Telegram 使用 CDN 加速下載

Telegram 說明他們將會使用 CDN 加速:「More Speed and Security!」。

資料在 CDN 的節點上是加密的,金鑰需要透過 Telegram 的 key server 提供:

While these caching nodes are only used to temporarily store public media (imagine Telegram versions of superpopular YouTube hits), all data that goes through them is encrypted with a key unknown to the caching nodes. In other words, we treat these CDN caching nodes just like we treat your internet provider – they only ever get encrypted junk they can't decipher.

但這表示 Telegram 本身有能力解開這些資料?不知道這邊講的是什麼行為...

使用者如果選擇願意公開的話當然沒問題,但這種情況下也不需要 CDN 加密;而當使用者不願意公開時,應該是期望 Telegram 也無法解開這些資料?再來看看到底是怎麼樣的功能要上 CDN?

LibreTaxi:Uber 的替代方案

應該是因為 #DeleteUber 的關係而冒到排行榜上的「LibreTaxi」(關於 #DeleteUber 的事情,可以參考「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DeleteUber」這邊的說明)。

看了官網的說明覺得還蠻特別的,看了 GitHub 上的 ro31337/libretaxi 說明才對於他運作方式稍微有感覺:

系統跑在 Firebase 上,用 Telegram 當溝通工具,用這樣的架構來建構系統... 然後專案從 2016 年四月開始做的。

WhatsApp 過濾關於出現「Telegram」的連結

WhatsApp (2014 年被 Facebook 買下) 過濾 Telegram 連結的消息在國外引發討論了:「As of today, WhatsApp is blocking Telegram links」。這讓維基百科裡「WhatsApp」這段說明看起來特別的奇特:

WhatsApp宗旨是給予人們一個不被竊聽的溝通橋樑,並從不存取用戶個人資料,像是姓名、性別、年齡或者聊天紀錄,這和烏克蘭裔的創辦人庫姆在有秘密警察的共產國家成長有關,他孩童時期的經歷讓他懂得通訊沒有被監聽的珍貴。

作者在 app 上測了幾個連結:

Whatsapp-blocks-Telegram-copy-yes

這張圖可以看出來 telegram.org 的連結無法點擊。弄了老半天後,發現程式直接針對 Telegram 相關的網域擋掉了:

nexus2cee_Screen-Shot-2015-12-01-at-10.11.09-2

拉張板凳來看看後續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