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的 Ryzen 5000 系列

這幾年 Intel 在 CPU 市場上被 AMD 打的不是很像樣,但因為單核效能高不少 (看起來是利用高時脈拼),勉強在遊戲市場上還能打 (程式最佳化問題 XD)。

但前幾天蘇媽家發表了新的 CPU,看起來這次 AMD 十一月要推出的 Ryzen 5000 系列 (Zen 3 架構) 會打破這個平衡:「AMD Ryzen 5000 and Zen 3 on Nov 5th: +19% IPC, Claims Best Gaming CPU」。

官方宣稱每個 clock 會有 19% 的效能成長,這表示在單顆核心上面的速度會增加:

The key element of the new product is the core design, with AMD’s latest Zen 3 microarchitecture, promising a 19% raw increase in performance-per-clock, well above recent generational improvements.

不過看了一下,同樣是 8c16t 的規格下,Zen 2 的 3700X 只要 65W,但同樣規格到 Zen 3 上就到了 5800X 的 105W,但一路上到 16c32t 的 5950X 也都還是 105W 就是了...

3700X 的頻率是 3.6/4.4 (Base/Turbo),對比的 5800X 則上拉一些到 3.8/4.7,而頂規 5850X 則是幹到了 3.4/4.9,這離 Intel 的 5.2 愈來愈近了。

另外官方分析的 19% 是這些累積出來的:

+2.7% Cache Prefetching
+3.3% Execution Engine
+1.3% Branch Predictor
+2.7% Micro-op Cache
+4.6% Front End
+4.6% Load/Store

對市場是個好消息,而且還是 AM4 腳位,現有主機板有推出韌體更新就有機會直接支援...

等真的有評測的時候再來看看各個吃 CPU 的遊戲的情況...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在 Windows 上的效能

John Carmack 注意到在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上因為 Windows 的 group limit 限制而造成效能問題:

但這點可以透過打散到兩個 group 改善 (workaround) 而提昇速度:

然後順便看了一下目前 CPU Benchmark 網站上對於高階 CPU 的跑分數據「PassMark - CPU Mark High End CPUs)」,可以看到 AMD 最近真是香噴噴的,用 3950X (16C/32T,105W) 殺 Intel 目前最高分的 W-3275M (28C/56T,205W),然後那個價差:

Intel 的 14nm 牙膏繼續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