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orrent 0.9.8

RTorrent 算是我在 command line 下很喜歡用的 bittorrent client,前幾天釋出 0.9.8 版,距離上一個版本 0.9.7 一年多了:「RTorrent release version 0.9.8」。

從 changelog 可以看到目前主要都還是一些維護性質的修改,像是 bugfix 以及對新的 library 的更新,功能增加的不多...

另外一個是最近提供了 donate 的管道:「Donate to rTorrent development」。在 2017 年的時候有寫信問他有沒有 Patreon,他當時說他人在日本沒辦法處理,看起來後來解決了...

TRON 買下 BitTorrent Inc.

在「BitTorrent Inc. Officially Confirms Acquisition by TRON Foundation」這邊看到的消息,BitTorrent Inc. 這邊的新聞稿在「It’s Official: BitTorrent Is Now Part of TRON!」。

BitTorrent Inc. 一直找不到方向,結果被 cryptocurrency 這邊領域的買走了,後面的方向其實不太需要猜,一般使用者大概都不會愛...

client 的部份我跳船很久了,目前在 Ubuntu 下主要是以 RTorrent 為主,而 Windows 上有在用 qBittorrent。還沒跳船的趁這次可以參考一下...

透過 Docker 跑 Command Line 程式時,螢幕大小改變時程式不會變更的問題...

其實是我拿 DockerrTorrent 遇到的問題... (在 gslin/rtorrent-docker 這包裡面)

因為平常都是用 tmux 掛著,有時候是使用桌機接起來,有時候是使用 Mac 接起來,就會遇到 resize 的問題了 :o

GitHub 上其實有討論這個問題:「SIGWINCH attached processes · Issue #5736 · moby/moby」(Docker 改名叫 Moby 了,如果你看到網址不是很確定的話,提醒一下... XD)。

在 resize 的機制上是透過 SIGWINCH 這個 signal 傳進去,所以就一層一層檢查... 然後發現是 su 不會把 SIGWINCH 傳下去,改用 sudo 就解決了,這樣就不用每次切換時還要重跑 rTorrent...

把 rTorrent 跑到 Docker 裡

花了些時間研究如何把 rTorrent 丟進 Docker 裡跑,對應的設定都放在 GitHub 上的「gslin/rtorrent-docker」這邊。

使用的方式是傳入使用者的 uid 與 gid (-e USER_GID-e USER_UID),以及預期的 port (有兩個地方,一個是 -e PORT,另外一個是 -p 開 port forwarding,不然外面沒辦法直接連進來),然後把 TERM 變數丟進確保 console 的操作。剩下來把對應的目錄掛進 container 讓他可以寫入 (-v 的部份):

docker run \
    -e PORT=6991 -e TERM=${TERM} \
    -e USER_GID=`id -g` -e USER_UID=`id -u` \
    -i -p 6991:6991 -t -v "`pwd`:/srv/rtorrent" \
    gslin/rtorrent:latest

自己用這樣應該是夠用了... 把這串命令放到 shell 的 alias 裡面用就好了。

拿 Openvirtuals 的主機跑 Syncthing...

Low End Box 上逛到的主機商 Openvirtuals,在 LEB 上看到的優惠已經沒了,但點進去後看到 Buffalo 的主機年繳有 50% off,加上硬碟空間又大,就決定弄一台玩玩...

SSD-CACHED 的 Mini 是 256MB RAM + 512MB vSwap 以及 90GB 空間,要 USD$16/year,而 Standard 的都是兩倍,但只要 USD$20/year,就決定買 Standard 了...

後台的功能比想像中完整,這是系統資訊與狀態的畫面,功能其實不比 DigitalOcean 差 (不過畫面就普普通通了):

裝了 Ubuntu 14.04 64bits 跑,不過 Linux kernel 偏舊了點,是 2.6.32,查了一下維基百科上的資料,應該是 2009 年底的版本,是目前唯一一個 2.6 上有繼續維護的版本:

Linux two 2.6.32-042stab108.2 #1 SMP Tue May 12 18:07:50 MSK 2015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網路的部份,實際測試時發現不是很穩定,HiNet 過去有時候會有不低的 packet loss,可能是中間有線路因為 DDoS 造成不穩定。

反正只是要跑 Synthing 也還好,就先這樣丟著... 上面順便跑個 rtorrent 幫忙 Ubuntu 分擔 ISO Image。

自己編 rTorrent 與 libTorrent...

Ubuntu 提供的 rTorrent 比較舊,11.04 上面只有 0.8.6 可以用,11.10 則是 0.8.7。目前最新的 stable 是 0.8.9,有支援 magnet uri... 找了 launchpad 上面有沒有人做,看起來是沒有 :/

因為不想影響到系統舊版的 libTorrent 與 rTorrent,所以裝在自己的 home directory 下。

先安裝 libTorrent,用 ./configure --prefix=/home/gslin/foo 之後用 make 編完後 make install 就可以了,有缺軟體的部份會跳訊息出來,用 apt-get 補上 -dev 版本後再繼續安裝。

再來是 rTorrent,首先要注意的是要裝 libncursesw5-dev,也就是有 wide character support 的版本,不然顯示 UTF-8 會有問題 (實際在磁碟上的檔名不會有問題,但顯示會有問題),接著用 libtorrent_CFLAGS="-I/home/gslin/foo/include" libtorrent_LIBS="-L/home/gslin/foo/lib -ltorrent" ./configure --prefix=/home/gslin/foo 指定 libtrorrent 所在位置,然後用 make 編完後 make install

接下來用 ~/foo/rtorrent 執行,應該就會是新版的 rTorrent 了...

rTorrent 出新版了...

我以為這個 project 作者沒打算要更新了... 不過 wiki 上 Changelog 過了三天還是沒更新,mailing list 好像也怪怪的,沒看到更新的公告信件。拿 Gmane 收到的公告當來源吧:「LibTorrent 0.12.8 and rTorrent 0.8.8 released」。

這次還是 unstable release,修了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