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 60320 C5 的接頭:米老鼠頭

前陣子從日本買的電器附的線是兩孔加地線,與 IEC 60320 C5 的頭:

雖然我手上剛好有 Panasonic WH 2881P 可以把地線硬接起來:

但想了想既然是標準接頭,弄一條新的線好像比較好,所以就在網路上找,結果發現都找不到... 本來想說是不是台灣沒在用這種頭,但後來想到很多筆電好像就是用這種頭?

多花了一些時間找資料,後來看到維基百科上面這樣寫:

許多用於筆記本電腦的小型開關模式電源。由於其形狀,通常稱為「三葉草」或「米老鼠」連接器。

改用「米老鼠 電源線」就出現一堆,苦啊...

2GB 版本的 Raspberry Pi 5

本來是沒什麼注意的,直到 Jeff Geerling 丟出測試提到同樣是 Raspberry Pi 5,2GB 版本的比起其他版本在 idle 狀態省了不少電才注意到:「New 2GB Pi 5 has 33% smaller die, 30% idle power savings」。

他拿了 4GB 與 8GB 的 RPi5 對比,可以看到 4GB 與 8GB 版本的耗電量沒有太大差異,反而是 2GB 版本有明顯的下降:

官方網站上面「Processors」這邊提到 BCM2712 這顆 D0 與 C1 的差異在於 D0 拿掉了沒有用到的功能 (當初自己研發這顆晶片的時候可能趕時間,從其他地方弄過來沒有整理?):

The D0 stepping of BCM2712 removes unused functionality from BCM2712C1. There is no function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1 and D0 steppings. Physically, the packages use the same amount of space.

官方雖然提到 package 的大小一樣,但拆開封裝的外殼後發現 die 小了不少:

這對於被動散熱的系統算是個蠻大的改善,看起來就是少了 0.9W 左右,可以在全速運轉的狀態下持續更久才遇到過熱降速。

話說本來的 4GB 與 8GB 版本,如果庫存用完後應該也有可能換成這顆?

這個種類的機器拿來跑一些小東西還不錯... 像是 1GB RAM 的 Raspberry Pi 3 Model B 到現在都還是拿來跑 SmokePing 記錄家裡網路的狀況。

不過如果是想要在客廳有個小台的桌機的話,我還是推 Intel N100,一方面是記憶體多 (至少可以拉到 16GB RAM),另外一方面是 CPU 也快不少,然後 M.2 的 disk 通常是出廠的時橫就會提供,相容性不用管太多。

另外軟體上面除了 Linux 類的以外也可以選 Windows,對於家人要使用的門檻可能會低一些。

當然如果你真的對 Raspberry Pi 的 ecosystem 以及 GPIO 有很強烈的偏好的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個情況比較偏宗教信仰的邏輯:未必認同但是給予尊重。

來分析這次地震的電力系統變化

Facebook 上看到 Wei-Chun HwangArduino.Taipei 上貼的文章:「幾周前剛好這裡有在討論自製地震儀,來給各位看一下資料剛剛發生的地震跟市電電壓還有週期的波形」,裡面剛好有很寶貴的資料,記錄下地震當下台北與彰化的電力資料。

最重要的是這兩張圖:(直接對圖片開新頁可以看到 full size)

這兩張圖記錄下電壓與頻率的變化,可以看到台北與彰化的頻率幾乎是一樣的,畢竟台灣本島大多數的區域是在同一個電網系統裡面。

從氣象署的「第019號 4月3日7時58分 規模 7.2 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0 公里 (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可以查到地震發生在 07:58:09;另外從第一張圖可以看到電網的頻率有幾個不同的變化:

  • 第一波是 07:58:38 左右開始狂掉,然後到 07:58:48 差不多穩下來。
  • 接著的幾秒 (尤其是 07:58:56 這邊) 可以看到一些波動。
  • 然後是 07:59:00 開始掉,到 07:59:06 到低點 (應該是又有機組解聯?)。
  • 然後是 07:59:13 又一波下探,大約是 07:59:16 第一次觸發到 59.5Hz 的計時點。
  • 但沒過幾秒鐘 07:59:20 可以看到一波回拉。

維基百科有提到「P波」的速度,差不多解釋了第一張圖的一些狀況:

地震中P波速度典型值的範圍是5至8 km/s。精確速度以地球內部區域的不同而變化,範圍從地殼的不到6 km/s至地核的13 km/s。

解聯的機組從「為什麼這次地震沒跳電?綠能、電網發揮關鍵作用!」這邊可以查到,包括了台中電廠 (台中)、通宵通霄電廠 (苗栗)、國光電廠 (桃園)、和平電廠 (花蓮)、海湖電廠 (桃園):

根據台電說明,這次地震造成多座電廠機組跳脫、變電所停電,總共影響 320 萬瓩,受影響的包括台電台中電廠 8 號機、10 號機,通霄電廠 5 號機蒸汽輪機 ST 跳脫,民營電廠也有國光電廠 1 號機、和平電廠 2 號機、海湖電廠 2 部氣渦輪機 GT 跳脫。

計算一下桃園與震央的距離大約 130km (用 Google Maps 粗抓),苗栗大約 110km,台中大約 100km;看起來差不多就是 P 波到的時候就自動觸發降載 & 解聯?

接著應該是第二張圖的範圍了,可以看到 08:00 以後有兩波觸 59.5Hz 的情況,這應該就是在「台電4年電網投資3000億 地震當下維持供電韌性關鍵」這篇報導裡面提到:

台電表示,地震發生瞬間,機組一度跳脫達320萬瓩,也就是6部中型機組的量,電力系統頻率瞬間降至59.46Hz,當下將抽蓄機組解聯3台,減少用電;但同時間電池儲能系統瞬間放電提供約51萬瓩,讓系統頻率回升至59.5Hz,避免用戶因低頻卸載導致限電。

目前查不到 4/3 當天的情況,但從這幾個月的歷史資料可以知道台電電網大約在 30000MW 這個量級左右,掉了 3200MW 差不多是 10% 的量。

馬上可以做的是:電池供應 510MW 補了 1.7% 左右;抽蓄機組是 250MW (不確定當時是多少的負載在跑,假設在 50% 運作,約 125MW),三台解聯大約再空出 375MW,差不多是整體的 1.25%。

這兩個馬上切換可以空出大約 3% 的空間出來。

另外一個關鍵的時間點的資料可以從「日月潭抽蓄水力電廠 全台最大天然儲能電池」這邊讀到:

根據台電指出,這種抽蓄水力發電,特性是起動迅速,只要大約7到8分鐘就可啟動出力,每分鐘單一機組可調整出力約10萬瓩。

以最佳的情況來算 (從第一波地震就馬上開始自動切換,加上最短的七分鐘) 會是 08:05:09 左右才開始加入,會發現這無法解釋第二張圖兩個回拉的行為。

這邊不像是綠能突然加入 (因為太陽不會突然變超亮,同理風力也不會突然刮超大風),比較合理的解釋反而可以從 Ptt 上面看到的文章來解讀:「[問卦] 震到停電回報+1」。

台電雖然沒有承認這件事情,但從時間軸上面來看,08:00:00 到 08:05:00 這邊應該是想辦法減輕負載撐過去,然後其他電廠拉高輸出,加上抽蓄併網進來後再恢復原來負載比較合理,不過這件事情政治不正確,大概就不會有太多討論...

不過目前大方向是好的,現代的新科技 (以及對應的新方法) 建立了更多的緩衝...

Power over fiber

Hacker News 上看到「Power over fiber (chaos.social)」這篇,是個透過雷射光傳遞能量再轉回電能的方式。

隨意先拉了其中一個 sku 來看,「3 VDC application; ST Port」的 AFBR-POC404L 單顆要 US$561.79:「AFBR-POC404L」,這顆輸入 1.8W 輸出 0.6W。

另外在「Optical Power Converters」這邊可以看到 AFBR-POC306A1 這顆,輸出可以到 3W,查到的單價則是 US$701.77 (AFBR-POC306A1),這個功率已經連 Raspberry Pi 都可以上了...

不過從官方列出的應用來看,可以看到著重在電磁隔離的性質:

  • Fully galvanically isolated power supply without capacitive coupling, suitable for gate drivers
  • Isolation transformer for MRI/RF imaging without the need for filters
  • Optically isolated probes for power electronics with a wider dynamic range than any conventional probe
  • Power source for tethered drones, enabling a higher payload and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battery charging
  • Sensors where power must be immune to EMI, high voltage, and magnetic fields

跟我一開始想的方向不太一樣...

Raspberry Pi 5 在 shutdown 狀態時的電力消耗過高問題

在「Reducing Raspberry Pi 5's power consumption by 140x」這邊看到的,講 Raspberry Pi 5 在 shutdown 狀態下電力消耗過高的問題。

依據 Jeff Geerling 提到,在 shutdown 狀態下仍然會消耗 1.2W~1.6W:

Because of this, a Pi 5 will still sit there consuming 1.2-1.6W when completely shut down, even without anything plugged in except power.

也有提到解決方法是把 POWER_OFF_ON_HALT 改成 1,他給的範例另外有多一些設定,但跟這次的功耗問題無關:

[all]
BOOT_UART=1
WAKE_ON_GPIO=0
POWER_OFF_ON_HALT=1

依照文章裡面的說明設定好,重開再 shutdown 測試就可以看到整個降下來了:

Save that configuration and reboot, then next time you shut down, you should see power consumption go down from 1-2W to 0.01W or even less:

應該算是某種 bug 或是 regression,後續預設值應該會修正?

USB PD 的誘騙器

先在 HN 上看到「USB Power Delivery for Hobby Projects (flameeyes.blog)」這則,原文是「USB Power Delivery For Hobby Projects」,裡面提到了很多想要從 USB-PD 裡面取出電流的搞法,不過在 HN 的 id=38057797 裡面有提到這搞的有點複雜,可以直接買 USB-PD 的誘騙器輸出對應的電壓:

Most of the rest seems to be over-engineering. You can get a ready-made "PD Trigger" board for literally $1 [0], which will allow you to select the desired voltage using jumpers. It even has support for the non-standard (although still common) 12V profile. Or, if you really want to do it using software, grab a $6 one from Adafruit [1] which comes with a tutorial and Arduino library.

其中的 [0] 是「PD/QC/AFC fast charge decoy trigger support 5V 9V 12V 15V 20V fixed voltage output」這個,可以直接調整 switch S1 S2 S3 選擇輸出的電壓:

不過不知道遇到沒有支援的電壓輸出時會怎麼樣 (像是有些變壓器只支援 5V 與 9V),我猜就是輸出 5V 而且不足電流,然後導致後面的設備不會動?另外比較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最大的電流與保護 XDDD

而 [1] 則是「Adafruit USB Type C Power Delivery Dummy Breakout - I2C or Fixed - HUSB238」,除了可以自己改線路設定電壓與最大電流外 (看起來直接一坨錫連過去,或是劃開預設的 5V 1A 的設定導線),也可以用 I²C 動態設定 decoy trigger:

這個看起來至少有個上限擋著?

Raspberry Pi 5 的一些細節出現了...

上一篇「Raspberry Pi 5」提到了一些來自 Raspberry Pi 官方的說明,後續各個媒體 (像是 YouTuber) 也都解禁放出不少資料可以參考了,其中電源的部分在「Answering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Raspberry Pi 5」這邊看到不認 USB PD 的 5V/5A 的問題,目前看起來是走獨規:

I also tested the Radxa USB-C PD 30W power adapter, which says it will output 5V at 5A, but the Pi only negotiates 3A with it right now. I've been in contact with Pi engineers and it seems like they have one on the way to test to see why it's not negotiating more.

另外看起來之後有機會支援 12V/2.25A (換算起來是 27W) 的充電頭,有機會透過韌體更新認得 PD?

I should also note the official adapter lists 12V at 2.25A output as an option, so maybe some future Pi could take that and run with it, for increased compatibility with more USB-C PD adapters (5V at 5A is a rarely seen, though it's an option in the spec).

不過即使走 5V/3A (15W),在一般的應用下是夠用了,到時候拿到來玩看看...

XFCE (Xubuntu) 下的手動 lock + screensaver + DPMS 組合

桌機換成 Xubuntu 22.04 後會遇到手動鎖定螢幕時,螢幕不會進入省電模式,遇到的情況有點像是「DPMS Suspend on Screen Lock」這邊提到的情境。

這類問題如果用 search engine 一時間沒有找到解法的話,最好的方法都是直接去讀 source code,然後就發現透過 Ctrl+Alt+L 觸發的 /usr/bin/xflock4 其實是個 shell script,從 code 讀可以發現裡面只負責 lock 的部分,本來就跟 DPMS 無關。

我在下面提供的方案就是自己處理螢幕的部分,也就是自己先跑 DPMS 指令,然後再回頭呼叫 /usr/bin/xflock4

#!/bin/sh
/usr/bin/xset dpms force off
exec /usr/bin/xflock4

Ctrl+Alt+L 的觸發程式掛上來,這樣就會正常處理了...

用馬鈴薯判斷電極的正負...

Hacker News Daily 上看到「“You don't have a voltmeter. Do you have a potato?” (diy.stackexchange.com)」這則討論,原討論在「Is white wire with grey stripes positive or negative wire?」這邊,有人問了一個問題,說手上有一個交流轉直流的變壓器,想要重新接線到下面這種端子,但不確定變壓器輸出的兩條線裡面,正極與負極分別是哪條:

下面的答案很厲害啊,開頭先說如果你沒有伏特計 (像是三用電錶),那手上有沒有馬鈴薯:

You don't have a voltmeter. Do you have a potato?

把馬鈴薯切半,把 DC 端的兩條線插到同一顆馬鈴薯上面,大約相距 2cm,插電不久後就可以看到有一端會變綠,那端就是正極,把本來插到馬鈴薯上的端子剪掉後再接線就可以了:

With the power adapter unplugged from your electrical outlet, cut the wires, strip a little insulation from the ends, twist the strands of each wire into a point. Do not allow the bare wires to touch each other from this point on.

Cut the potato in half. Take one half, and poke both wires into the cut face of the potato about 2 cm apart. Plug in the power adapter to the wall outlet. In a short time, the potato around one of the wires will turn green. That is the positive wire.

Unplug the adapter and clip off the ends of the wires so you have clean wire for soldering your new plug.

不確定產生的是不是銅綠,但能給出這種解法的確很有娛樂性 XDDD

去年 OVH 機房大火的部份情形最近被揭露

去年三月在「OVH 法國機房 SBG2 火災全毀」這邊有提到 OVH 的機房大火事件,最近有些情況總算被揭露出來了。

Hacker News 上看到「OVHcloud fire report: SBG2 data center had wooden ceilings, no extinguisher, and no power cut-out」這篇這個月月初的報導,裡面題到了一些情形。另外對應的討論在「OVHcloud fire: SBG2 data center had no extinguisher, no power cut-out (datacenterdynamics.com)」這邊可以看到。

其中一個是在講消防隊花了三個小時才把電力切斷,因為電力室外面有非常強力的電弧: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firefighters on the scene found electrical arcs more than one meter long flashing around the door to the power room, and it took three hours to cut off the power supply because there was no universal cut-off.

另外電力室本身的設計也不利於防火 (木造天花板?),而且電力管道也沒有隔離:

The power room had a wooden ceiling designed to withstand fire for one hour, and the electrical ducts were not insulated.

另外因為節能的設計,他們設計了多個通道讓外部的空氣容易進入 data center 交換熱量,但這也導致了火苗很不容易熄滅:

Once the fire escaped from the power room, it grew rapidly. The report says that "the two interior courtyards acted as fire chimneys". JDN claims the spread of fire may have been accelerated by the site's free cooling design, which is designed to encourage the flow of outside air through the building to cool the servers.

OVH 目前因為訴訟的關係,基本上都是拒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