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是改接線路跳過 UPS 後直接上市電供應,然後逐層恢復:(出自公開社團「225 內湖機房斷線八卦區」)

然後中華也恢復對 ajax.googleapis.com
該有的 packet loss 了:(參考上篇「HiNet 到 Google 改走國際線路,packet loss rate 反而降下來...」)

現在連的到 www.chief.com.tw 了,也看得到官方公告「是方電訊IDC大樓復電 客戶服務陸續恢復正常」了...

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據說是改接線路跳過 UPS 後直接上市電供應,然後逐層恢復:(出自公開社團「225 內湖機房斷線八卦區」)
然後中華也恢復對 ajax.googleapis.com
該有的 packet loss 了:(參考上篇「HiNet 到 Google 改走國際線路,packet loss rate 反而降下來...」)
現在連的到 www.chief.com.tw 了,也看得到官方公告「是方電訊IDC大樓復電 客戶服務陸續恢復正常」了...
CloudFlare 是一種 CDN 服務,相較於其他 CDN 會被歸類到 Akamai 的 Dynamic Site Accelerator,Limelight Networks 的 Dynamic Site Platform,或是 EdgeCast 的 Application Delivery Network。
這類型的 CDN 加速服務,如果用在完全沒有考慮最佳化的網站上,效果應該會很明顯。但如果拿到 WordPress 或是其他 open source 軟體上,反而會因為軟體已經做了不少處理,上了 CloudFlare 反而因為多了一層而變慢。
不過會變慢多少呢?有人跳下去測試寫報告了:「Cloudflare Showdown」,如果懶得看中間的數據,可以看最後的結論「Conclusion」。
如果用在已經最佳化過的網站上,用 CloudFlare 會慢不少,如果是 WordPress 及其他 open source 軟體,最好的情況是快一點點,但最差的情況會慢個幾倍... 作者下的結論是「不要用」。
跟預期差不多,動態資料的加速基本上是個商業包裝而已,真正需要加速還是得自己把可以 cache 的部份切割出來。
把一些思路整理成投影片,之後如果要教育訓練也比較方便...
把「為什麼平常就要記錄系統狀態」的原因寫成投影片:
Speaker Deck 還蠻好用的啊,之後應該都不會用 SlideShare 了...
World IPv6 Day 結束了,結束後第一個看到公告的是 Facebook 在「Exciting Results from World IPv6 Day」提到的:
Based on the encouraging results, we’ve decided to leave our Developer site dual-stacked, supporting both IPv4 and IPv6. And we will continue to adapt our entire code base and tools to support IPv6.
也就是 developers.facebook.com
仍然會保留 IPv6 & IPv4 位置:
developers.facebook.com
developers.facebook.com. 30 IN AAAA 2620:0:1c00:0:face:b00c:0:7
不過這次 World IPv6 Day 以 Facebook 的量也才看到 1 million users 啊...
另外觀察到 www.limelightnetworks.com
還繼續有 IPv6 服務:
www.limelightnetworks.com. 128 IN CNAME llnw.vo.llnwd.net.
llnw.vo.llnwd.net. 257 IN AAAA 2402:6800:720:11:230:48ff:fed9:f114
llnw.vo.llnwd.net. 257 IN AAAA 2402:6800:720:11:230:48ff:fe8d:aa74
另外這個比較特別,不確定是還沒拔掉還是決定要繼續跑:
www.hinet.net. 300 IN AAAA 2001:b000:180:3::7
亞太區 APNIC 手上的 IPv4 位置也分完了:「Asia Runs Out of IPv4 Addresses」。
也就是說,要跟 APNIC 拿 IPv4 address 沒得拿了,要 IPv4 address 得跟現有的這些人買,不然就得想辦法跨區要。
這個消息對今年兩個月後的 IPv6 測試有更高的期望了...
Matt Cutts 在 Twitter 上面提到 Google 公司內的網路速度:
首先是 Speedtest.net 的測試速度:(Holy... 那個上載速度超過 100Mbps 啊)
然後是遊戲 (RIFT) 下載的速度:(剩下 7.xGB 的檔案只要三分鐘多就可以傳完)
這真是太炫耀了 =_=
在 Netflix 官方的網誌上公佈:「Netflix Performance on Top ISP Networks」。
目前 Netflix 有 Akamai 與 Level3 兩家 CDN 提供服務 (不確定還有沒有其他的),在最後一段還說要每個月更新這些資料,是打算反過來對 ISP 施壓嗎?:
We'll update these charts monthly, and we welcome questions,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Netflix performance on top ISP networks.
自九月開始,微軟的 Windows Azure CDN 增加了兩個 PoP:「20 Nodes Available Globally for the Windows Azure CDN」,參考文章最後的「UPDATE - 9/1/10」部份。
這樣又多了一個 CDN 在台灣有 PoP... 其他幾家是 Akamai 與 CDNetworks。
在台灣放的點是是方電訊,以微軟自家的 hp.msn.com
測試 (目前是 CNAME 指到 msnimstore.vo.msecnd.net
),從 HiNet、SEEDNet、台灣學術網路 (透過 SEEDNet 轉過去) 都會被導到台灣的點,而台灣固網則是被導到美西,看起來是因為台固與是方是走 TWIX...
是該跳下去玩看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