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堂:「Command-line Environment」

這個系列是從『MIT 的「The Missing Semester of Your CS Education」』這邊延伸出來的,這邊講的是「Command-line Environment」這篇。

開始聊之前先看一下其他的東西,我注意到這系列文章有簡體中文 (這裡,已經翻完) 與繁體中文 (這裡,還有幾篇還沒翻完) 的版本了,如果讀英文會比較累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這堂講 command line 下的各種事情,感覺起來比起前面硬不少。

首先就先開始講 signal,各家系統的 signal 應該還是有些微差異,可以參考各家的 signal(7) (在 command line 下用 man 7 signal 可以列出來)。

這邊講的 signal 都比較通用,像是 SIGKILL 的殺傷力,SIGTERMSIGQUIT,然後有提到 SIGHUP,但 SIGHUP 的設計慣例是拿來重讀設定檔好像就沒提到了...

接下來就帶過 tmux,只大概講了一下概念 (sessions、windows、panes) 與用法。

然後講 shell 的 alias 對於打造環境的幫助,以及 dotfiles 的設計。

後面講 SSH 的應用,然後還提到了兩個不同方向的 port forwarding。

這些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蠻有幫助的,第一次打造自己的 shell environment 的過程應該還蠻有趣的?(已經是很久前了...)

第二堂:「Shell Tools and Scripting」

這個系列是從『MIT 的「The Missing Semester of Your CS Education」』這邊延伸出來的,這篇文章講第二堂課「Shell Tools and Scripting」。

這堂有點像是第一堂的延伸,在講更多 shell 的操作與工具,然後說明 shell script 怎麼寫。

開頭就先說明有 function,然後講了不少 magic variable,像是 $0$1$9,而 $@$# 也提到了 (但居然沒提到 $*),然後再來是 $$!!$_

然後提到 true 與 false,接著就講條件 || 與 && 了。後面就開始講 shell 裡面的 for 與 if,基本上到這邊已經能寫不少東西了?

後面就介紹更多工具...

Salt 要做到「當某個檔案存在時,執行某個指令」的方法...

愈用愈有感覺 SaltStack 是一堆 workaround 的集合,一開始在設計整個系統時沒有規劃好,然後一直堆上去。

標題的這個問題是出自於 Ubuntu 預設會將 CPU 調節成 ondemand,方式是透過 /etc/rc*.d/ 下的 symbolic link 在開機時自動執行。

拔掉的方法是 updated-rc.d ondemand disable (而非直接砍掉 /etc/rc*.d/ 裡面的檔案),想要透過 SaltStack 提供的 file.exists 或 file.missing 都發現不可行。

最後是 cmd.run + onlyif + test 搞定:

ondemand-disable:
  cmd.run:
    - name: update-rc.d ondemand disable
    - onlyif: test -e /etc/rc2.d/S99ondemand

SaltStack 對於 dependency 的設計看起來問題重重,如果想要用 SaltStack 的人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現在的作法是直接 trial and error 跟他拼,PuppetChefSaltStack 都直接用時間跟他換。原因是這東西實在太底層了,架構不好就是上面的管理員與 DevOps 一直 workaround。

現在有種互相在比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