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Aurora MySQL 5.7 也可以上 Global Database 了

AWSAmazon Aurora MySQL 5.7 版本推出了 Amazon Aurora Global Database:「Aurora Global Database is Now Supported on Amazon Aurora MySQL 5.7」。

看起來 MySQL 系的 Global Database 就是跨區的 master-slave 架構 (所以標榜降低了 read latency,但沒有提到 write latency):

An Amazon Aurora Global Database is a single database that spans multiple AWS regions, enabling low latency global reads and disaster recovery from region-wide outages.

另外可以看到是 1 秒,所以應該是 async replication:

Aurora Global Database replicates writes in the primary region with typical latency of <1 second to secondary regions, for low latency global reads.

然後可以跨區切換:

In disaster recovery situations, you can promote the secondary region to take full read-write responsibilities in under a minute.

看了一下好像不用多付服務費用,就是各區自己的費用,加上傳輸的費用而已,看起來是個還不錯的服務?

把 MySQL 的 binlog 功能再拆出來的 mysql-ripple

看到 Percona 的「MySQL Ripple: The First Impression of a MySQL Binlog Server」這篇提到了 Google 放出來的專案 mysql-ripple

這個軟體的情境是針對有很多 replica (slave) 時的情境,要解決每一個 replica 都會對 master server 產生壓力,算是 binlog 的 cache layer。

MySQL Ripple 抓了 binlog 下來後就可以模擬成 mysql server (但是只能提供 binlog 服務) 讓 replica 接,在 replica 很多的情境下就可以橫向擴充,而且因為軟體只支援 GTID 模式,所以比較好做 HA 架構 (相對於 filename + position 模式)。

大概可以歸納出是 write 很多 (所以 binlog 量很大),但又有大量 replica 需求的情境... 目前好像想不出來有什麼情境可以拿出來用 :o

在 MySQL 上遇到 Replication Lag 的解法

看到 Percona 的 blog 上寫了一篇 MySQL 遇到 replication lag 時要怎麼解決:「MySQL High Availability: Stale Reads and How to Fix Them」,另外在留言也有人提到 Booking.com 的解法:「How Booking.com avoids and deals with replication lag」。

在業務成長到單台 MySQL server 不夠用的情況下,最簡單的擴充方式是架設 slave server,然後把應用程式裡讀取的部份導到 slave 上 (也就是 R/W split),但因為 MySQL 的 replication 是非同步的,所以有可能會發生在 master 寫入資料後 slave 還讀不到剛剛寫的資料,也就是 replication lag。

這就大概有幾種作法,一種是當發現 lag 時就回 master 讀,但通常這都會造成 master 過載... 所以另外一種改善的作法是發現 lag 時就換其他 slave 看看,但這個方法就不保證讀的到東西,因為有可能所有的 slave 都 lag。

以前遇到的時候是拆情境,預設還是 R/W split,但敏感性的資料處理以及金流相關的資料就全部都走 master。

不過文章裡的解法更一般性,在寫入時多寫一份資料,然後在 slave 等這組資料出現。唯一的缺點就是要 GC 把多寫的資料清掉...

同樣的想法,其實可以讓 MySQL 在 commit 時直接提供給 binlog 或 GTID 的資訊,然後在 slave 等待這組 binlog 或 GTID 被執行。

看起來算是很不錯的解法,不知道各家 framework 對這些方式的支援度如何...

Amazon Aurora Global Database

AWSAurora (MySQL) 推出 Amazon Aurora Global Database:「Announcing Amazon Aurora Global Database」。

看起來不是 multi-master (從 secondary region 這個字看),所以寫入的部分還是得送回 primary region 處理:

Aurora Global Database uses storage-based replication with typical latency of less than 1 second, using dedicated infrastructure that leaves your database fully available to serve application workloads. In the unlikely event of a regional degradation or outage, one of the secondary regions can be promoted to full read/write capabilities in less than 1 minute.

應該是單一 endpoint 幫你處理這些雜事...

B2 的 Application Key

來講個 Backblaze 放出來一陣子的功能:「What’s New In B2: Application Keys + Java SDK」。

B2 的價位很便宜 (單位成本比 S3 低不少),加上前 10 GB 屬於 free tier 不收費,拿來丟一些資料還蠻方便的。

以往的 B2 在 API 操作只提供一把 master key,安全性上需要很小心,只要被攻陷就直接打穿了,現在則是提供 application key 操作,但不像 AWSIAM 那樣可以在一個 key 上設很多權限。B2 提供的架構很簡單,只能針對一個 bucket 設定權限。這應該是解決 B2 最常見的情境?也就是需要在各機器上分別備份...

另外摸索了一陣子後才確認用法,在文章的 comment 有提到:

You use the ApplicationKeyID with the ApplicationKey, and not the account ID, per the b2_authorize_account documentation.

In a sense, the master key is a special case of this: the AccountID is the ‘key ID’ for the master key.

也就是產生 application key 的時候會給你 secret key 以外,也會給你另外一組 key id,要用這兩個傳入呼叫 API,所有的操作都會受到限制。

關於備份的工具,大家蠻常用 rclone 的,主要是因為他可以加密再丟上去,讓 Backblaze 沒辦法直接存取內容。而 rclone 在 Ubuntu 18.04 可以 apt 直接裝,先前的版本則需要透過 snap 裝 (實在不愛 snap...),不過看起來還需要新版才會支援 application key。

過陣子來把現有的 master key 換一換...

從 Aurora 同步到 EC2 上的 MySQL

Percona 這篇「How to Set Up Replication Between AWS Aurora and an External MySQL Instance」講怎麼設定 Amazon Aurora,把資料同步到外部的 MySQL instance。

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你需要透過 snapshot 建出 consistent backup,然後用這份資料去接 Aurora 的 master server:

Create a snapshot and restore it (create a new instance from a snapshot). This is only needed to make a consistent copy with mysqldump. As Aurora does not allow “super” privileges, running mysqldump --master-data is not possible. The snapshot is the only way to get a consistent backup with the specific binary log position.

能拉出來後續就能做很多事情...

Amazon Aurora 的 Serverless 與 Multi-master

Amazon Aurora 推出了兩包玩意,第一包是 Serverless,讓需要人介入的情況更少:「In The Works – 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在 Serverless 的第一個重點是支援以秒計費:

Today we are launching a preview (sign up now) of 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Designed for workloads that are highly variable and subject to rapid change, this new configuration allows you to pay for the database resources you use, on a second-by-second basis.

然後是極為快速的 auto-scaling:

The endpoint is a simple proxy that routes your queries to a rapidly scaled fleet of database resources. This allows your connections to remain intact even as scaling operations take place behind the scenes. Scaling is rapid, with new resources coming online within 5 seconds

這兩個組合起來,讓使用端可以除了在 Amazon EC2 上可以快速 scale 外,後端的資料庫也能 scale 了...

第二個是 Multi-master 架構:「Sign Up for the Preview of Amazon Aurora Multi-Master」。

Amazon Aurora Multi-Master allows you to create multiple read/write master instances across multiple Availability Zones. This enables applications to read and write data to multiple database instances in a cluster, just as you can read across Read Replicas today.

(話說我一直都誤以為 Aurora 是 R/W master...)

Anyway,這個功能不知道怎麼疊上去的... 不笑得會不會有嚴重的 distributed lock issue,反而推薦大家平常都寫到同一台 (像是 PXC 就會這樣)。

GitHub Pages 可以吃其他 branch 了

之前的 GitHub Pages 都只能吃 gh-pages 這個 branch,而 GitHub 改善了這個部份:「Simpler GitHub Pages publishing」。

可以直接選擇 master branch,這樣對大多數的情況下簡單多了:

另外也可以選擇 /docs 下,與其他目錄的資料隔開。

Percona XtraDB Cluster 5.6 與 GTIDs 的結合

Percona 的 Fernando Laudares 在「How to setup a PXC cluster with GTIDs (and have async slaves replicating from it!)」這篇裡提到了 Percona XtraDB Cluster 5.6 與 GTIDs 的配合方式。

傳統的 replication 的 binlog 的表示方式是 filename + position,這個是大家已經很熟悉的方式。

digraph {
    M1 [label="Master 1"];
    M2 [label="Master 2"];

    S1 [label="Slave 1"];
    S2 [label="Slave 2"];
    S3 [label="Slave 3"];
    S4 [label="Slave 4"];

    { rank=same; M1; M2; };

    { rank=same; S1; S2; S3; S4; };
    S1 -> S2 -> S3-> S4 [style=invis];

    M1 -> M2;
    M2 -> M1;

    M1 -> {S1, S2, S3, S4};
    M2 -> {S1, S2, S3, S4} [color=gray];
}

優點是很簡單 (很好理解,也很容易設定管理),但缺點是 Slave 的 Master 跳動時 (從 Master 1 跳到 Master 2),Slave 可能會漏資料。

原因是出自於 MMM 之類的工具無法知道 Master 1 最後一筆寫入的資料對應到 Master 2 的哪個 binlog 位置。

MySQL 5.6 之後多了新的模式,叫做 GTIDs (Global Transaction IDs),把本來 binlog 的 filename + position 改良一下,變成 source_id + transaction_id 的形式。

source_id 是每台機器固定的值,目前是用 UUID 代表,而 transaction_id 則是遞增的流水號。所以也很好理解:「source_id 這台機器的第 n 個 transaction」。

這樣就可以多出很多偵測機制,降低問題發生的機率。

而 PXC 5.6 在這個領域則是因為已經有了自己的 cluster 機制,所以整個 cluster 會共用一組 UUID。這樣就可以避免混用機制而產生複雜的問題。

所以就變成三台 Master 互相切換 (通常 PXC 都是三台以上的奇數機器):

或是其中兩台互相切換 (第三台只跑 garbd 而沒有實際資料時):

我們家只剩下一組 cluster 是 PXC 5.5 (最大的一組),其他都是 PXC 5.6 了。應該要找人 deploy 這個機制降低 Master 跳機時的人力操作成本了...

利用 pt-online-schema-change 同步 master 與 slave 的資料

在「Syncing MySQL slave table with pt-online-schema-change」這篇看到 master 與 slave 的資料不同步時,強制性同步的方法:

pt-online-schema-change --alter 'ENGINE=INNODB' D=dbname,t=tblname

由於 pt-online-schema-change 的作法是建一個新的表格,然後把舊表格的資料寫過去,而這些行為會被 replicate 到新機器上,於是就同步了...

這招有趣 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