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CDN 的台灣 PoP...

GCP 推出 Standard Tier 後,KeyCDN 就利用台灣的 GCP 機房建立了 PoP:「KeyCDN Launches New POP in Taiwan」。

GCP 在台灣的 Standard Tier 價錢是:

Source geolocation of traffic 0-10 TB 10-150 TB 150-500 TB
From Asia $0.11 $0.075 $0.07

KeyCDN 亞洲區頻寬的價錢則是 USD$0.12/GB,加上機器費用,有機會不虧?

HTTP/2 的流量已經超過 HTTP/1.1 (HTTPS 流量)

KeyCDN 是目前幾個有支援 HTTP/2 的 CDN 其中一個,所以有這個數字可以看:「HTTP/2 Statistics: KeyCDN Report on HTTP/2 Distribution」。可以看到 HTTPS 流量中,HTTP/2 的流量已經超過 HTTP/1.1:

另外有個有趣的數據,是 Google Chrome 上 HTTPS 的比率比 HTTP 高出不少:

其中 2013 年的突起據作者猜測是 Facebook 轉 HTTPS 化:「Secure browsing by default」,不過時間軸好像對不起來,也許要再找看看有什麼大型網站在那個時間點做了什麼事情...

關於 KeyCDN 的 HLS streaming 最佳化...

KeyCDN 發表了對 HLS streaming 的最佳化:「New feature: Optimized HLS streaming」。

其中這段看起來就很奇怪:

The index file (.m3u8) will not be cached at all. The .ts files will only be cached for 5 minutes. If the origin server sends other Cache Control headers, it will be ignored by the CDN.

也就是這個畫面:

如果你把對 .m3u8 的壓力全部打到後端,那麼就註定不 scale 啊?之前在 EC2 c3.8xlarge 上面用 Wowza 測試,就發現單台最多只能承受 4000 reqs/sec。

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 cache 很短的時間 (也許三到五秒),讓 CDN 幫你擋下來,而不是前面打多少 reqs/sec 後面就吃多少...

測試 KeyCDN

Cedexis 上看到的 CDN 業者:「KeyCDN」,查了查資料才發現 2012 就已經成立了,維基百科上也有個條目:「KeyCDN」。

與其他 CDN 相比節點不算多,不過重要的地點也都有 PoP 了。

主要是價錢很便宜,另外在亞洲區的資料上,Cedexis 上跑出來的結果還不錯?以亞洲只有三個大的點來說好像還不錯... (新加坡、香港、日本)

註冊後給 30 days 的試用期與 25GB 流量測試。後台的反應速度很不錯 (即使伺服器是放在德國),而且操作也很簡單。找個機會丟些東西上去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