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ltr 開大阪機房

Vultr 宣布開大阪機房:「New Cloud Data Center Location: Osaka, Japan」。

本來的東京機房從 HiNet 過去會塞,可以看到每天都會有一段時間 latency 會飄起來:

從 HiNet 過去 Vultr 東京機房是走 PCCW 的線路:

從 Vultr 東京機房回來是走 NTT 的線路:

如果是 Vultr 大阪機房的話,先用 mtr 看了一下 latency,狀況似乎是好很多?好像可以考慮把東京的機器搬到大阪看看...

電梯裡取消樓層的作法

Hacker News 首頁上看到這篇:「Undo codes for Japanese elevator floor buttons (soranews24.com)」,原文是 2017 的文章,在講日本電梯取消樓層的方式:「The secret undo codes for Japanese elevator floor buttons」。

裡面提到的是這則推:

常見的大概就這幾三方法取消:

  • 長按按錯的樓層。
  • 連按兩次按錯的樓層。
  • 連按五次按錯的樓層。(富士)

台灣因為蠻多電梯也是同樣牌子的,也都可以這樣取消...

AWS 東京區有 12TB 記憶體的機器了

月初 AWS 宣佈東京區有 u-12tb1.112xlarge 可以用了:「Amazon EC2 High Memory instances with 3, 6, 9, and 12TiB of memory are now available in Asia Pacific (Tokyo) region」。查了一下 on-demend 的價錢是 $131.733/hr,如果一個月以 720 小時來算,要 $94847.76/mo...

沒記錯的話,這種機器應該是要另外申請 limit 才能開,沒辦法說測就測。另外在公告裡面有提到 savings plan ,但沒提到 RI (reserved instance),不確定是不是還沒開 RI 讓使用者買 (不過我記得 savings plan 好像也有類似的折扣結構):

Starting today, Amazon EC2 High Memory instances with 3TiB (u-3tb1.56xlarge), 6TiB (u-6tb1.56xlarge, u-6tb1.112xlarge), 9TiB (u-9tb1.112xlarge), and 12TiB of memory (u-12tb1.112xlarge) are available in Asia Pacific (Tokyo) region. Customers can start using these new High Memory instances with On Demand and Savings Plan purchase options.

這種機器是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機器...

Starlink 在亞洲的第一個點開台了:日本

Twitter 上看到有日本人在測 Starlink

搜新聞看到開台了:「Elon Musk's Starlink launches satellite internet service in Japan」,然後費用大概是因為還沒有調整匯率的關係,稍微比美國的 US$110/mo 低一些:

SpaceX made the announcement on its official Twitter page. According to its official website, the monthly service fee is 12,300 yen ($84) on top of hardware costs of 73,000 yen.

不過官網上看起來不是全區,只有本州的東半部,包括東京:

從回報的 routing 看起來 latency 還行?東京 30ms,新加坡 130ms... 這樣對於偏遠山區沒有佈建高速網路的,也許可以考慮用用看?

AWS 的台北區 (Local Zone) 開了

AWS 總算是宣佈啟用台北 Local Zone 了:「AWS Local Zones Expansion: Taipei and Delhi」,中文的公告在「AWS 宣布在台全新 AWS Local Zone 正式啟用」。

翻了一下先前的預告是六月初的時候,大概是四個月前,當時寫了「AWS 宣佈將在台灣推出 Local Zone」這篇。

看 Jeff Barr 提供的 screenshot 可以看到如同先前了解的,就是掛在東京區下面 (ap-northeast-1):

比較奇怪的地方是啟用的方式,我是在在 EC2 的 dashboard 上看到這個進去開 (然後是 Service health),在 VPC 裡面反而沒看到:

然後開了之後要等他幾分鐘啟用,不是幾秒後 refresh 就會出現,我大概等了兩分鐘,跟當初開其他 non-default region 的經驗類似:

然後再回到 VPC 裡面開 subnet,開完後再回到 EC2 上開機器,流程不是很直覺。

另外從「AWS Local Zones features」這邊可以看到目前的服務有限,另外 Jeff Barr 的公告也可以看到目前台北區支援的項目:

After you do this, you can launch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 instances, create Amazon Elastic Block Store (Amazon EBS) volumes,and make use of other services including 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 (Amazon ECS), 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Amazon EKS), and Amazon Virtual Private Cloud (Amazon VPC). The new Local Zones include T3, C5, M5, R5, and G4dn instances in select sizes, along with General Purpose SSD (gp2) EBS volumes.

不過這邊有不一致的地方:在 AWS 頁面上是寫 T3 是 upcoming,但 Jeff Barr 的公告則是說可以用 T3,這點晚點來測試看看才知道哪個是對的... 因為我現在連 m5.large 也開不起來:

只要把設定換到東京的 subnet 內就正常,這個錯誤訊息實在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已經設 gp2),還得繼續摸...

Cloudflare 在那霸設點

Cloudflare 宣佈增加了一堆 PoP:「New cities on the Cloudflare global network: March 2022 edition」。

日本在這波加了兩個:

  • Fukuoka, Japan
  • Naha, Japan

福岡不算太意外,畢竟東京與大阪都已經有 PoP 了,以距離來說,開在福岡算是去吃九州的人口,而且以流量來說應該也夠大,是可以投資的點。

而沖繩那霸就真的比較意外了,如果要猜的話,也許就是談福岡的時候順便一起談?

日本囯土地理院提供的日本地圖圖資

查資料的時候發現日本的囯土地理院有開放使用日本的地圖圖資:「地理院タイル一覧」。

圖資放在 cyberjapandata.gsi.go.jp 這個網址上,前面掛 Fastly 的 CDN:

;; ANSWER SECTION:
cyberjapandata.gsi.go.jp. 300   IN      CNAME   d.sni.global.fastly.net.
d.sni.global.fastly.net. 30     IN      A       199.232.46.133

抓個鶯谷園的點出來看:

然後可以看到非常多不同的資料,像是「1928年頃」、「活断層図(都市圏活断層図)」、「明治期の低湿地」、「磁気図2010.0年値」,另外針對比較大的災難也有提供一些區域圖,像是「平成25年7月17日からの大雨 山口地方「須佐地区」正射画像(2013年7月31日撮影)」。

另外因為 url 形式是 https://cyberjapandata.gsi.go.jp/xyz/std/{z}/{x}/{y}.png 這種格式,可以直接用 Leaflet 這類 library 吃進去...

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字型

沒想到在 Hacker News 首頁上看到第一名居然是這個連結:

2019 年的文章:「Neon Genesis Evangelion」,找資料的時候發現有簡體中文版的翻譯:「末世感叩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文字世界」。

這些字型是由日本的 Fontworks 所開發出來的 Matisse EB,在片尾的 credit 也可以看到「株式会社フォントワークスジャパン」:

主要是沒想到會在 Hacker News 首頁上的第一名看到這個...

Stripe 原來支援 JCB 了啊...

剛剛在買東西的時候故意丟 JCB 的卡號進去,發現 Stripe 認得,找了一下公告資料,發現是去年 2020 年五月支援的:「Expanding support for JCB payments」。

先前在日本買 Live 物販的時候 (2019 年年底,應該是 H-el-icalSee-Saw 這兩場),看到現場是使用 iPad + Stripe 的組合,一開始還驚訝了一下,但被告知不支援 JCB 的時候心裡「...」了一陣子,只能刷 Mastercard 或是 Visa

看起來在去年推出的時候,日本地區是自動開放:

Businesses using Stripe in Japan can now automatically accept payments with JCB, in most cases without any additional work.

其他地區則是逐步開放:

We are rolling out JCB acceptance to businesses in more countries, starting with Canad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with more to come. This lets global businesses, from e-commerce sites in Canada to subscription services in Australia, easily transact with JCB cardholders.

如果 2022 年有機會去日本的話,應該會看到更多使用 Stripe 的方案了...

日本郵政的 CSV 資料

看到「Parsing the Infamous Japanese Postal CSV」這篇在抱怨日本郵政提供的 CSV 資料超級糟糕的問題覺得頗「有趣」的,在 Hacker News 上也有人「同病相憐」XDDD:「Parsing the Infamous Japanese Postal CSV (dampfkraft.com)」。

文章作者是「posuto」這個套件的維護人,這個套件讓開發者可以很方便的在 Python 下從郵遞區號推出對應的地點資訊:

import posuto as 〒

? = 〒.get('〒105-0011')

print(?)
# "東京都港区芝公園"
print(?.prefecture)
# "東京都"
print(?.kana)
# "トウキョウトミナトクシバコウエン"
print(?.romaji)
# "Tokyo To, Minato Ku, Shibakoen"
print(?.note)
# None

作者建立的資料是從「読み仮名データの促音・拗音を小書きで表記するもの(zip形式)」這邊取得並且分析,然後這篇文章就是在描述這些 CSV 檔的資料裡面有超級多奇怪的例外,用機器讀取超哭爸的 XDDD (好像不怎麼意外?)

不過最有趣的應該還是他提到的這個:

Oh, and if you need a Win3.1 or DOS program to copy the data onto an IBM H floppy disk, just check the bottom of JP Post's page - they've got you covered.

看起來是頁面下方的這塊:

這就真的太哭爸了啊 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