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允許 Hybrid Cloud 下的 DNS Query

AWS 對於 Hybrid Cloud (混合雲,通常是講與傳統機房的混搭應用,也就是雲端跟地端的混搭) 推出兩個功能,一個是讓 AWS 的 DNS Resolver 對於某些 domain 可以回機房端查詢 (雲端查詢地端 domain)。另外一種是反過來,讓機房端的 DNS Resolver 可以查 AWS 這邊的資料 (地端查詢雲端 domain):「New – Amazon Route 53 Resolver for Hybrid Clouds」。

兩者都可以自己幹,但就得花功夫自己架設,而且有很多細節得處理:

  • 建立 EC2 instance,在上面跑 Unbound,然後 EC2 instance 的 DNS servers 設定要指到這邊。
  • 由於 EC2 的 DHCP 服務沒有辦法指定發放的 IP range,所以為了多重意外而中獎 (關機的時候剛好有其他機器 DHCP 拿到這組 IP),需要開獨立的 subnet 只放固定 IP 的服務。
  • 為了系統的穩定性,需要在兩個不同 AZ (或是三個) 架設這些 DNS Resolver,所以對應有兩個或是三個 subnet 得建立。

而地端到雲端通常會簡單一些,因為地端通常都已經有內部的 DNS Resolver 可以用,通常只需要在雲上面有 proxy 的角色就可以解決。

不過現在這些 AWS 都直接提供了:

常見的區域都可以用:

Hybrid Cloud is available today in US East (N. Virginia), US East (Ohio), US West (Oregon), Europe (Ireland), Asia Pacific (Sydney), Asia Pacific (Tokyo) and Asia Pacific (Singapore), with other commercial regions to follow.

費用的部分不算便宜 (跟自己弄三台 t3.nano 比起來),但畢竟不需要自己管理,而且對於已經有機房的單位應該只是零頭而已:

Route 53 Resolver remains free for DNS queries served within your VPC. Resolver Endpoints use Elastic Network Interfaces (ENIs) costing $0.125 per hour. DNS queries that are resolved by a Conditional Forwarding Rule or a Resolver Endpoint cost $0.40 per million queries up to the first billion and $0.20 per million after that.

AWS Direct Connect 在台北又增加可以接的機房了...

先前 AWS Direct Connect 在今年二月的時候公佈了台北第一個開放的接點,是方的麗源機房 (Chief Telecom LY, Taipei, Taiwan,參考「AWS 公開了在台北的 Direct Connect 接口」),現在公佈第二個點了:「New AWS Direct Connect locations in Paris and Taipei」。

第二個點在中華電信的機房 (Chunghwa Telecom, Taipei, Taiwan),但這樣只這樣標,不知道實際上是哪個,會不會是愛國東路的國分機房?那邊有不少非中華電信網路的客戶,只是租那邊的機房在用...

不過有需求的可以問一下 AWS,應該就會有答案了,畢竟總是得讓客戶知道要接到哪邊...

Stack Overflow 公開 2016 的架構

Stack Overflow 公開了 2016 年現在的系統架構:「Stack Overflow: The Architecture - 2016 Edition」。

Stack Overflow 的重要性可以從前陣子 Twitter 上流傳的一張讓大家笑的很開心的圖看出來:

身為目前「程序猿」(!) 最重要的 debug (!!) 資料來源,而且是目前少數用 ASP.NETMicrosoft SQL Server 作為網站與資料庫的架構,並且是放在傳統 IDC 機房而非 Cloud Service 的知名網站,大家也很好奇他們是怎麼堆出來的。

上次公開 Stack Overflow 的系統架構是 2013 年年底了 (參考當時寫的「Stack Overflow 的現況...」這篇),這份更新距離上次兩年多了,也有很多可以交叉比較的事情。

比較有趣的是效能的提昇的說明,本來以為會是說因為我們改善程式碼的效率或是其他類似的理由,結果居然直接說是因為買新機器了 XDDD:

You may be wondering about the drastic ASP.Net reduction in processing time compared to 2013 (which was 757 hours) despite 61 million more requests a day. That’s due to both a hardware upgrade in early 2015 as well as a lot of performance tuning inside the applications themselves.

另外覺得比較有趣的是 CiscoASR-1001ASR-1001-x,不知道是什麼理由選擇這個系列,改天找 Cisco 的朋友問問看好了...

另外他們的 Websockets 也拿來做有趣的事情:

We use websockets to push real-time updates to users such as notifications in the top bar, vote counts, new nav counts, new answers and comments, and a few other bits.

另外他們也發現有些瀏覽器連線已經連 18 個月了 (喂喂),也許應該去看一下人是不是還活著:

Fun fact: some of those browsers have been open for over 18 months. We’re not sure why. Someone should go check if those developers are still alive.

我猜是 production server 上開瀏覽器查資料後沒關掉,就一直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