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 加強對 Cookie 的管制...

Mozilla 官方的 Blog 上說明了 Firefox Nightly 引入了新的 Cookie 機制,預設將不允許以追蹤為目的的 cookie:「Firefox getting smarter about third-party cookies」。

最粗淺的想法是,如果 cookie 是沒有逛過的網站所發出來的就擋掉。所以:(出自 bug 818340 的 comment)

1) if an origin is first-party, it has ordinary cookie permissions
2) if an origin is third-party
	a) if the origin already has cookies, it has ordinary cookie permissions
	b) otherwise, the origin gets no cookie permissions

也就是在 Mozilla Bugzilla 裡的紀錄「Block cookies from sites I haven't visited」,開 bug 的作者是看到 Safari 處理 cookie 的方式而決定要在 Firefox 上也幹類似的事情 :p

所以 google-analytics.com doubleclick.net 的 cookie 永遠不會成立 (因為沒去過這個網站),但 facebook.com 的外掛還是會動... 其他的廣告商就類推... XD

這對於目前的廣告商會很傷 :p 透過 cookie 實作個人化廣告的功能會被廢掉一半的武功,得用其他方法惡搞 :o 可以預期在 Google Chrome 後面的 Google 一定超級不想實作這功能... XD

不過 Google Chrome 好像可以自己阻擋第三方 cookie,然後設定白名單,晚點來研究看看... (反正會保持登入的 social network 沒幾家)

Google Chrome 上的 Cookie 隱私機制...

最早用 Firefox 的時候 cookie 都是設成 Keep until I close Firefox,然後再把需要 login cookie 的網站設為白名單。

比較早的 Google Chrome 沒有內建這個功能,必須透過 Vanilla Cookie Manager 設定每次啟動時清掉...

前陣子發現 Google Chrome 內建這個功能了,很開心的把 Vanilla Cookie Manager 移除掉,改用內建的功能做,結果發現 Google 系列的服務 (像是 Google ReaderGmail) 常常被登出,而維基百科左側的展開偏好也會被 reset,其他的網站到是還算正常...

花了些時間看,找不到原因,只好換回 Vanilla Cookie Manager...

Mozilla Firefox 與 Google Chrome...

我家裡與公司的 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 都是在 Ubuntu 上面跑,至於家裡的 Mac Mini 就沒換了,還是跑 Chrome。來講一下我對這兩個瀏覽器的的感覺。

從安裝開始,在 Ubuntu 下面我是透過 ppa 裝 release 前一個 channel (兩個都叫做 beta)。安裝的方式很簡單,設好 ppa 後 apt-get update; apt-get dist-upgrade 就會把系統的 Firefox 與 Chrome 升級到新版。

對於套件的相容性,Firefox 有很明顯的改善,現在從 Release 升級到 Beta 的時候不會直接把所有的套件標成不相容,會有一些機制處理,這方面算是跟 Chrome 有得玩。

另外一方面 Chrome 也支援更多 API 讓套件使用,現在套件可以做很多網路層的操作,接下只要 Chrome 把 UI API 設計完整一點就可以了... (Chrome 上面套件的設定畫面相較於 Firefox 是有需要再改善的,瀏覽器對 UI API 支援太陽春算是原因之一...)

同步的問題因為 Chrome 可以綁定 Google 帳號,就算是 Two-Factor 時也可以用 application password,而 Firefox 的同步功能我試了三次都沒成功過...

效能方面,可以發現兩個瀏覽器的效能都很好了,Twitter 算是 script 很多,可以感覺到比較頓的網站 (參考「bandwidth」這篇),兩個瀏覽器用起來都不會有明顯的不順暢。

操作方面是還是可以感覺到 Firefox 在某些地方卡住:

  • focus 在 Flash 時,Ctrl-W 無法關閉視窗 (因為 Ctrl-W 被 Flash 抓走了)。
  • Firefox 的 Firebug (yeah,跟 Firefox team 無關,但這剛好對應於 Chrome 內建功能) 沒辦法用 Ctrl-W 關閉。
  • 在 address bar 輸入 url 有時會被 suggestion 卡到 lag,這之前有提過了,在 bugzilla 上也有 ticket 在追這個問題...

最後要談的是穩定性,兩者的穩定性都已經可以接受,只是很明顯 Firefox 遇到複雜的 script 還是不太穩,無論是 Facebook 還是 Twitter,偶而會出問題,這時候把 browser 關掉再開就好了...

Firefox 大概還會再用一陣子吧... 算是測試不同的 browser。

Firefox 11 將會支援 SPDY Protocol

Firefox 預定在 11 (現在是 8) 支援 SPDY Protocol:「(SPDY) Implement SPDY protocol」,除了 Google Chrome 自家瀏覽器支援外,總算有個大的也要支援了...

所以現在除了 Chrome、Kindle Fire 以外,又多了 Firefox 支援...

不過 ApacheF5 什麼時候會支援呢... mod-spdy 看起來... 呃...

在瀏覽器裡面的「Linux 模擬器」

QEMU 的作者 Fabrice Bellard 寫了一個 javascript-based 的 x86 emulator:「Javascript PC Emulator」,技術細節在「Javascript PC Emulator - Technical Notes」。

其中實做了 486-based CPU,沒有浮點運算能力,另外因為這是 for fun project,所以很多細節沒做 (Linux 開機沒用到的功能都沒做)。以「x86 instruction listings」這邊列出來的指令集,要做到 486 等級,大約 150 條上下?

真是感謝現在的瀏覽器把 javascript 做的這麼快...

Linux 上的 Firefox 將會跑得更快...

這是之前在 Slashdot 上看到的消息,主要是因為 Linux 上的 Firefox 6 (還很久...) 將能夠使用 GCC -O3 編譯:「Firefox On Linux Gets Faster Builds — To Be Fast As Windows」。

VirtualBox 裡面裝好 Windows 後用 Firefox 4 (把 extensions 都裝上去),居然比 Linux 下 native Firefox 還快,就有種淡淡地哀愁...

繼續等吧...

YouTube 將 99% PV 影片加上 WebM 支援

YouTube 發了一篇公告,將站上約 30% 的影片另外壓一份 WebM 格式,而這 30% 佔全站 99% pageview:「Mmm mmm good - YouTube videos now served in WebM」。

目前在 Firefox 4+、Opera 10.6+、Google Chrome 支援 WebM 格式,手機平台則是 Android 2.3 (Gingerbread) 支援。

希望有一天可以完全取代 H.264...

Firefox Channel...

Firefox 也打算要加快開發的速度,打算每 18 個星期出一個大版本,同時推出新的 Aurora channel 讓人下載測試:「New Channels for Firefox Rapid Releases」。

以前如果不用 Beta 就得等 Nightly (每天更新),現在中間多了一個 Aurora 讓人選擇。這類似於 Google Chrome 的 Dev-Beta-Stable 模式...

這樣應該可以改善 Firefox 的套件相容性,不用等到 Beta 才開始修... (有時候會在 Nightly 修好後又被揍了一拳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