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很久前用 OpenSSL 加密的備份資料

因為想要翻一些舊的文章 (小說),想把以前 BBS 的備份拉出來看看裡面有沒有,結果發現 OpenSSL 解半天都解不開,還跑去玩了 bruteforce-salted-openssl 這個專案:

Try to find the password of a file that was encrypted with the 'openssl' command.

後來也是因為這個專案提醒,發現 openssl enc 指令在 OpenSSL 1.0.x (以及之前) 預設是用 MD5 當 digest algorithm,而 1.1.x 換成了 SHA-256,而我的備份資料應該是在 0.9.x 的年代就生出來了...

指定 -md md5 後就正常解出來了:

openssl enc -bf -d -md md5 -in ooxx.tar.gz.bf -out ooxx.tar.gz

另外一個收穫是 CPU 溫度降了不少:因為跑 bruteforce-salted-openssl 的時候 CPU 到 80 度,感覺撞到安全值卡在 4.0Ghz,所以就把 CPU 電壓降了 0.1V,看起來溫度低了不少 (少了五度),但跑起來還是 4.0Ghz...

Let's Encrypt 的新進展

Let's Encrypt 宣佈有新的進度了,已經可以從 Root Certificate 簽其他的 SSL Certificate 了:「Our First Certificate Is Now Live」。

測試的網站在 https://helloworld.letsencrypt.org/ 這邊,目前應該還是屬於不信任狀態。一旦 cross sign 或是被加到瀏覽器內,這個網站應該就會馬上生效了。

接下來會同時做幾件事情:

總算又聽到新的進度了...

Let's Encrypt 的進度

Let's Encrypt 是個 CA (Certificate Authority),打算免費提供 SSL certificate,致力於普及網路加密技術。

由於 CA 是架構在稽核程序確保安全性,所以整個設置作業會非常長,最近總算快告一段落了。前幾天放出正式開放的時程:「Let's Encrypt Launch Schedule」。

也就是 2015/07/27 會開放,但這個時間點暫時不會有任何 client 支援 (需要手動安裝他們的 root CA),而到了 2015/09/14 後,IdenTrust 會交叉簽名,屆時大多數的 client 都可以認得。

Let's Encrypt 建立 Root Certificate 與 Intermediate Certificate

Let's Encrypt 的 Root Certificate 與 Intermediate Certificate 建出來了:「Let's Encrypt Root and Intermediate Certificates」。

Intermediate Certificate 除了會讓自己的 Root Certificate 簽名外,也會讓 IdenTrust 的 DST Root CA X3 簽 (目前各大瀏覽器與 SSL library 都有支援)。

目前是 RSA key,之後會生出 ECDSA key:

All ISRG keys are currently RSA keys. We are planning to generate ECDSA keys later this year.

JPEG 用 AES-CBC 加密後變成 PNG,用 3DES-CBC 解密後變成 PDF...

直接練出一份 PoC 讓大家看:「a JPEG that becomes a PNG after AES encryption and a PDF after 3DES decryption」,這是原始檔:(這邊直接引用 Google Code 上的 image)

透過 AES-CBC 加密後會是這樣的圖片:

透過 3DES-CBC 解密後則是這樣的 PDF:

ChaCha20-Poly1305 將被移植到 OpenSSH 上...

Slashdot 上看到 ChaCha20-Poly1305 將被移植到 OpenSSH 上:「OpenSSH Has a New Cipher — Chacha20-poly1305 — from D.J. Bernstein」。

上個月 Google Chrome 決定在 32 版 (現在 31 版了) 要支援 ChaCha20-Poly1305 (參考「Google 對四個 Cipher 的分析... (以及 ChaCha20-Poly1305)」),這個月 OpenSSH 就打算要跟進了...

提案人 Damien Miller 在 blog 上提到為什麼他想將 ChaCha20-Poly1305 移植到 OpenSSH 上的原因 (「ChaCha20 and Poly1305 in OpenSSH」),主要是因為 AES-GCM 與 Encrypt-then-MAC 都必須傳輸 plaintext 的長度,這點讓人很不舒服。另外一個是 AES-GCM 的效能一直都是個議題。

ChaCha20-Poly1305 以 stream cipher 企圖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接下來就是看時間考驗了...

對稱式加密系統的爆炸歷史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的問題)

在「Disasters」這邊列了不少對稱式加密系統 (secret-key cryptography) 爆炸的歷史,其中提到了很多 Encrypt 與 MAC 結合時的問題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另外 Colin Percival 在 2009 年的時候有寫了一篇為什麼要用 Encrypt-then-MAC 的文章:「Encrypt-then-MAC」,當時 Colin Percival 寫的時候大家還是不能理解,但現在回頭看上面的爆炸歷史應該就清楚很多了 XDDD

SSH 協定是使用 Encrypt-and-MAC (傳輸「密文」與「明文的 MAC 值」)。在 2008 年時 SSH 使用 CBC 模式時會有安全問題:對 128bits CBC mode system (像是 aes128-cbc),任意位置的 32bits 有 2-18 的機會可以解出原文。(CVE-2008-5161,論文是「Plaintext Recovery Attacks Against SSH」)

TLS 1.0 (SSLv3) 使用 MAC-then-Encrypt (傳輸「明文與明文的 MAC 值」加密後的結果)。1999 年就知道這個方法不可靠,不過到了 2011 年時才被拿出來示範,也就是 BEAST attack。(CVE-2011-3389,在 ekoparty Security Conference 上的「表演」:「BEAST: Surprising crypto attack against HTTPS」,連結1連結2)

OpenSSLGnuTLS 所實作的 DTLS 在 2011 年也被炸到,其中 OpenSSL 是 100% plaintext recovery,GnuTLS 是 4%。(CVE-2012-0390,論文是「Plaintext-Recovery Attacks Against Datagram TLS」)

而 Encrypt-then-MAC (傳輸「密文」與「密文的 MAC」) 是三者裡面最不容易出包的作法,而且被證明 Provable security:Encrypt 與 MAC 所用的 crypto system 的安全強度不會因為 Encrypt-then-MAC 而減少。而這也是 IPSec 的作法。

附帶一提,其中 Provable security 這個詞,並非表示「可被證明是安全的」,在「In defense of Provable Security」這篇文章裡有比較完整的說明。通常是指安全強度不會因為這個系統而降低:以 Encrypt-then-MAC 的例子來說,如果 Encrypt 的部份用 DES,或是 MAC 用 CRC32,那麼 Encrypt-then-MAC 並不會提供更強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MAC-then-Encrypt 與 Encrypt-and-MAC 的方式要小心才能避免各種攻擊 (像是不能用 CBC mode),而 Encrypt-then-MAC 可以讓設計協定的人放鬆到「只要 Encrypt 與 MAC 都夠強」系統就沒問題。在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裡提到的 ISO/IEC 19772:2009 支援六個模式,有些有專利問題,有些演算法看起來就很複雜 (於是就容易出包),其中 Encrypt-then-MAC 看起來是個還不錯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