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對於在 E-cores 上面可以跑 AVX-512 指令集的計畫:AVX10.2

看到「Intel AVX10.2 ISA to enable AVX-512 capabilities on E-cores」這篇提到了 Intel 的技術文件「The Converged Vector ISA: Intel® 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 10」,裡面提到了 Intel 後續對 AVX-512 的計畫。

主要是這張,可以看到在 AVX10.2 的規劃中會支援 E-cores:

不過目前還要等,這邊只放了一個 future 的說明:

目前的傳言是 2024 或 2025 會有 AVX10.1 在 Xeon 上出來:

Intel says that version 1 of the AVX10 vector ISA (AVX10.1) will first be implemented on Intel Xeon “Granite Rapids” processors that, according to some media reports, are expected to launch by 2024 or 2025, so it will likely take a long while before AVX10.2 is implemented on processors with E-cores.

但 AVX10.1 還沒有在 E-cores 上面執行 AVX512 的能力,所以 AVX10.2 應該是更後面...

從 Android (AOSP) fork 出來的 /e/

上個禮拜在 Hacker News 看到的「Review of /e/ – An Android Alternative For Mobile Phones」,在講 /e/ 這個從 AOSP 改出來的作業系統,主力在於「unGoogled」這件事情,避免任何資料傳回給 Google。Hacker News 上對應的討論在「Review of /e/ – Android-based alternative for mobile phones (thenewleafjournal.com)」這邊。

先看了一下運作方式,/e/ 的後面是 e Foundation,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經營。

LineageOS 的經驗來看,看起來有蠻多東西預先包好了,像是預掛了 microG 來模擬 Google Play Services 的服務與 API,這樣可以讓一些需要 Google Play Services 的服務可以跑 (但可以預期不會是完全相容)。

另外也有一些商業合作,所以市場上可以買到出廠就已經安裝 /e/ 的手機,讓一般使用者更容易上手。另外一條可以預期的路是自己刷 /e/,從「Smartphone Selector」這邊可以看到 /e/ 支援很多型號。

文章裡另外題到了其他的 AOSP fork,走不同的路線:

In addition to LineageOS, there are two forks focused primarily on security – GrapheneOS and CalyxOS. There is also Replicant, which appears to mostly support older devices at this time.

看起來弄個 Pixel 5a 或是舊一點的 Pixel 4a 應該是個還可以的方向,Google 自家牌的手機通常都是這些 distribution 優先支援的機種...

用 DALL·E 2 的圖當作網誌文章的圖片

Hacker News 上看到「I replaced all our blog thumbnails using DALL·E 2 (deephaven.io)」這個點子,原文在「I replaced all our blog thumbnails using DALL·E 2 for $45: here’s what I learned」這邊。

網誌文章如果包含好的圖片時,曝光度與互動都會比較多。所以作者就想到用 OpenAIDALL·E 2 來搞事了:給個描述,請 DALL·E 2 生成圖片。

文章裡面有很多產生出來的圖都蠻有趣的,像是「a cute blue colored gopher with blue fur programming on multiple monitors displaying many spreadsheets, digital art」這個描述生出來的圖:

不過不算便宜,他花了 US$45 生成大約一百篇文章的圖:

I spent the weekend and $45 in OpenAi credits generating new thumbnails that better represent the content of all 100+ posts from our blog.

如果用先前「玩玩文字轉圖片的 min(DALL·E)」這邊提到的方法自己搞不知道可不可行?

玩玩文字轉圖片的 min(DALL·E)

幾個禮拜前看到「Show HN: I stripped DALL·E Mini to its bare essentials and converted it to Torch (github.com/kuprel)」這個東西,有訓練好的 model 可以直接玩文字轉圖片,GitHub 專案在「min(DALL·E) is a fast, minimal port of DALL·E Mini to PyTorch」這邊可以取得。

因為這是包裝過的版本,裝起來 & 跑起來都很簡單,但沒想到桌機的 1080 Ti 還是跑不動,只能用 CPU 硬扛了,速度上當然是比官網上面列出來用 GPU 的那些慢很多,但至少能跑起來玩看看。

首先是拿官方的句子來玩看看,第一次跑會需要下載 model (會放到我們指定的 pretrained 目錄下):

#!/usr/bin/env python3

from min_dalle import MinDalle
import torch

model = MinDalle(
    models_root='./pretrained',
    dtype=torch.float32,
    device='cpu',
    is_mega=True,
    is_reusable=False,
)

images = model.generate_image(
    text='Nuclear explosion broccoli',
    seed=-1,
    grid_size=2,
    is_seamless=False,
    temperature=1,
    top_k=256,
    supercondition_factor=32,
    is_verbose=False,
)

images = images.save('test.png')

我自己在下載過後,跑每個生成大概都需要十分鐘左右 (參數就像上面列的,CPU 是 AMD 的 5800X,定頻跑在 4.5GHz),出來的結果是這樣:

接著是一些比較普通的描述,這是 sleeping fat cats

然後來測試看看一些比較偏門的詞,像是 Lolicon,這個就差蠻多了:

但感覺有蠻多應用可以掛上去,這樣有點想買張 3090 了...

電子紙的螢幕 BOOX Mira Series

看到「BOOX Mira Series」這個,主要是因為現在公司的老闆是電子墨水的發明人之一 (也是 E Ink 的 cofounder),所以看到一些電子墨水的新聞也會覺得有趣...

比較小的 BOOX Mira 是 13.3" 的 4:3 螢幕,但 resolution 也已經拉到 2200x1650 了,207 ppi,走 Mini HDMI 或是 Type C 輸入,賣 US$799,從圖片上看起來像是攜帶性的。

而比較大的 BOOX Mira Pro 則是 25.3" 的 16:9 螢幕 (3200x1800),145 ppi,可以走 HDMI/Mini HDMI/DP 或是 Type C,價錢則是 US$1799,從圖片上看起來是放在桌面上的。

因為電子紙的特性,畫面的更新速度不像傳統螢幕那樣,要想一下使用的情境...

AWS 推出備份用的硬體設備:Snowball

AWS Import/Export 服務推出硬體:「AWS Import/Export Snowball – Transfer 1 Petabyte Per Week Using Amazon-Owned Storage Appliances」。

原先 AWS Import/Export 需要自己買硬碟寄到 AWS 指定的地方,對於一次性的用途來說不太合理 (硬碟只用一次?),而現在 AWS Import/Export 推出整台 appliance 來解決這個問題,長這樣:

本身就是可郵寄的包裝,包括了 E-ink 電子墨水面板 (很明顯是從 Kindle 那邊弄來的技術),所以連寄回的地址都不用填寫。而本身就有防水防震設計保護寄送過程稍微摔到或是淋到水也不會有事情,另外透過 AES 256bits 安全加密確保資料不會被盜用,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88 確認加密的資料沒有被盜取。

整個規劃看起來很有種軍規的設計感...

而每個 appliance 可以傳輸 50TB 的資料:

From there you simply copy up to 50 terabytes of data to the Snowball and disconnect it (a shipping label will automatically appear on the E Ink display), and ship it back to us for ingestion.

目前支援美東 (us-east-1) 與美西二區 (us-west-2):

You can import data to the US Standard and US West (Oregon) regions, with more on the way.

怎麼說呢,很科幻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