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Ubuntu 20.04/22.04 下使用 18.04 的 chromium-browser

Ubuntu 20.04 之後包的 chromium 都是基於 snap 的方案,是個除了 Canonical 的人以外沒人愛的東西,所以大家都在找方法改回 .deb 的版本。

剛剛因為需要測試東西所以才需要找這個方案,發現有個還蠻有趣的解法,是拿 18.04 的 chromium-browser 的套件來裝,因為官方至少會支援到 2023/04:「Is it still possible to install Chromium as a deb-package on 20.04 LTS using some third-party repository?」。

一個 /etc/apt/sources.list.d/bionic-update.list

deb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bionic-updates universe

另外一個 /etc/apt/preferences.d/chromium-deb-bionic-updates

Package: chromium-browser chromium-browser-l10n chromium-codecs-ffmpeg-extra chromium-codecs-ffmpeg 
Pin: release a=bionic-updates
Pin-Priority: 900

完全還是使用官方套件的解法,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到明年四月而已,但對要測試來說夠用了...

改 Open Distro for Elasticsearch 預設密碼的方式

AWS 弄出來的 Open Distro for Elasticsearch 因為內建了安全性的功能 (參考「AWS 對 Elastic Stack 實作免費的開源版本 Open Distro for Elasticsearch」),應該是目前新架設 Elasticsearch 的首選。

不過裝好後預設有五個帳號,但從 Open Distro 的 Kibana 介面無法修改改其中兩個使用者的密碼 (adminkibanaserver),要修改密碼發現得花不少功夫,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

這邊講的是透過 RPM (以及 deb) 的方式的修改方式,如果是 Docker 的方式請參考後面提到在 AWS blog 上的文章:「Change your Admin Passwords in Open Distro for Elasticsearch」。

首先先透過 hash.sh 產生 bcrypt 的 hash,像是這樣 (輸入 password 當密碼):

bash /usr/share/elasticsearch/plugins/opendistro_security/tools/hash.sh
WARNING: JAVA_HOME not set, will use /usr/bin/java
[Password:]
$2y$12$QchkpgY8y/.0TL7wruWq4egBDrlpIaURiBYKoZD50G/twdylgwuhG

然後修改 /usr/share/elasticsearch/plugins/opendistro_security/securityconfig/internal_users.yml 檔案裡面的值,順便改掉 readonly 的部分。

接下來是把這個 internal_users.yml 檔案的設定更新到 Elasticsearch 裡。由於這邊需要讀 /etc/elasticsearch/ 的東西,所以偷懶用 root 跑:

sudo bash /usr/share/elasticsearch/plugins/opendistro_security/tools/securityadmin.sh -cd ../securityconfig/ -icl -nhnv -cacert /etc/elasticsearch/root-ca.pem -cert /etc/elasticsearch/kirk.pem -key /etc/elasticsearch/kirk-key.pem

做完後可能要重跑 Elasticsearch 與 Kibana:

sudo service elasticsearch restart
sudo service kibana restart

或是重開機... 順便測試看看重開後有沒有生效。理論上修改完成後,就是用新的帳號密碼連到 Kibana。

上面的方法是參考了「Default Password Reset」(先找到這篇) 與「change admin password」(後來在 AWS blog 的文章上發現的 GitHub issue 連結) 這邊的資訊。

官方的說明文件則是在寫這篇文章時才找到的,平常搜尋時不太會出現:「Apply configuration changes」。

apt-get 的安全性漏洞

前幾天寫的「APT 不使用 HTTPS 的說明」的當下就已經有看到在講這個漏洞,但沒讀完就一直放著沒寫:「Remote Code Execution in apt/apt-get」。

漏洞出在實作上的問題,對於 HTTP 重導的程式碼沒有處理好外部字串,在還沒修正的機器上用這個指令關閉 redirect,避免在修正的過程反而被 RCE 打進去:

sudo apt update -o Acquire::http::AllowRedirect=false
sudo apt upgrade -o Acquire::http::AllowRedirect=false

但也不是 HTTPS 就能避免這個問題,因為 HTTPS 連線用的程式碼又是另外一份,裡面不知道有沒有問題 (像是之前經典的 Heartbleed),所以應該還是會繼續爭吵吧...

把 Powerline 用到的字型包成 ppa...

其實就是在 Ubuntu 下塞兩個檔案進系統而已,一個是字型檔 PowerlineSymbols.otf,另外一個是設定檔 10-powerline-symbols.conf

主要還是練習打包 .deb 並且使用 Launchpad 放自己包的 package,十多年前也差不多是這樣開始玩 FreeBSDsend-pr 累積經驗...

結果回頭用 Google 提供的 Chrome 就好了...

因為目前 Ubuntu 12.04 的 chromium-browser 還是 18.0,所以在「Ubuntu 上的 Chromium Stable Channel 與 Dev Channel」這篇試著裝新版的 chromium,結果發現問題不少...

stable 版本容易 core dump 掛掉,dev 版本感覺是 connection leak... 可用的 connection 變少後,網站速度卡在 parallel connection 不夠。

結果晚上被 gasolwu 說可以裝 Google 官方的版本,才發現從 Google 下載下來雖然是 deb,但安裝時會自動增加 apt key (好邪惡啊) 並且設定 apt 機制更新...

總算能用 21.0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