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將 99% PV 影片加上 WebM 支援

YouTube 發了一篇公告,將站上約 30% 的影片另外壓一份 WebM 格式,而這 30% 佔全站 99% pageview:「Mmm mmm good - YouTube videos now served in WebM」。

目前在 Firefox 4+、Opera 10.6+、Google Chrome 支援 WebM 格式,手機平台則是 Android 2.3 (Gingerbread) 支援。

希望有一天可以完全取代 H.264...

Firefox Channel...

Firefox 也打算要加快開發的速度,打算每 18 個星期出一個大版本,同時推出新的 Aurora channel 讓人下載測試:「New Channels for Firefox Rapid Releases」。

以前如果不用 Beta 就得等 Nightly (每天更新),現在中間多了一個 Aurora 讓人選擇。這類似於 Google Chrome 的 Dev-Beta-Stable 模式...

這樣應該可以改善 Firefox 的套件相容性,不用等到 Beta 才開始修... (有時候會在 Nightly 修好後又被揍了一拳 XD)

Bing 與 Google 都使用 HTML5 的 localStorage 加速手機瀏覽速度...

Steve Souders 分析了手機瀏覽 BingGoogle 的手機平台時,這兩個平台如何處理 cache issue:「Storager case study: Bing, Google」。

這兩個平台不約而同都用上 HTML5 的 localStorage,其中 Bing 用了 ~170KB (未壓縮大小) 的 localStorage,內容包括 CSS/JS/JSON,而 Google 也用了 154KB 存放這些資料。

這應該是因為手機平台的 browser cache 共用一塊不大的空間,很容易被 purge:(我的 Desire 跑 Android 2.2,剛剛看設定,預設值是最大值 6MB)

而 localStorage 則是每個 domain 自己一份空間,相對於共用的空間反而更適合當 cache...

補回 Firefox 4 取消的 RSS Icon

Firefox 4 正式版快要放出來了,這陣子開始強迫自己用 Firefox 4,結果覺得奇怪「怎麼這些網站不提供 RSS 啊」,後來才想到很久前有報導提到 Firefox 4 把 RSS icon 拔掉:「Where is the RSS Feed Icon in Firefox 4?」。

這代表一定有人會寫 extension 把 RSS icon 補回去,測過以後看起來「RSS Icon」是個還不錯的選擇,跟之前沒什麼差異...

window 的 hashchange (onhashchange) 事件

hashchange 是 HTML5 event,紀錄一下目前支援的情況:

目前 IE6/IE7 常見的模擬方式是透過 hidden iframe 做類似的效果...

另外在偵測瀏覽器是否有支援 hashchange 可以利用「Detecting event support without browser sniffing」這篇說明的方式偵測是否有支援特定的 event,可以避免使用 browser sniffing。

微軟推出 IE6 Countdown 網站

微軟推出了 IE6 Countdown 網站,希望可以把 IE6 的佔有率壓到 1% 以下。以目前網站上更新的數字,台灣是 10.7%...

不過上面的數字是以 2011/2/28 的數據產生出來的,這天雖然是星期一,但台灣剛好是國定假日,使用公司電腦的人少很多,這使得使用 IE 的人也少很多 (可以參考 StatCounter 的數據)。如果抓平常日的數字,大約在 14% 上下,超過印度的 12.3%。

IE6 是 2001 年 8 月 27 日出版,快要滿十年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十週年生日前 (七月的報表) 看到他 5% 以下...

如果可以不用管 IE6 的話,有什麼好處呢?先不論 bug 的問題,光是網頁設計時的 css selector 就多出許多可以用:(圖片來自「CSS selectors and pseudo selectors browser compatibility」)

用 IE 的 conditional comments 建立 class

IE 的 Conditional comments 可以拿來建立對應的 class,可以減少 css 使用 IE hack 的情況 (有些 IE hack 會使得 css 的語法不正確,用工具壓縮後可能會出問題),以 IE6 為例,下面的例子可以把 IE6 與 IE7 分別標上 class="ie6" 或是 class="ie7"

<!--[if IE 6]><body class="ie6"><![endif]-->
<!--[if IE 7]><body class="ie7"><![endif]-->
<!--[if gt IE 7]><!--><body><!--<![endif]-->

這個方式不需要 javascript,而且是合法的 HTML (只有 IE 會看懂 comment 內的說明)...

Firefox 在歐洲的市占率首次超越 IE

如標題,StatCounter 統計資料顯示 Firefox 在歐洲的市占率首次超越 IE:「Firefox overtakes Internet Explorer in Europe in browser wars」。

不過由圖可以看出來,並不是 Firefox 這一年有顯著成長而超越 IE,而是 Google Chrome 在這一年吃掉 IE 下滑的部份。

同樣以 StatCounter 的資料來看,台灣的 IE 佔有率在 77% 左右,Google Chrome 的市占率應該會在這半年內超越 Firefox。好事是 IE6 的佔有率愈來愈低了,目前是 17% 左右,而且有機會在這半年內降到 10% 附近... 2012 年設計網頁應該可以忽略這個古董了...

PNG 現況整理...

Does PNG work everywhere?」這篇文章把 PNG 的現況整理成表格,並且附上不少圖片範例可以看。表格包括在處理圖片常用的 Photoshop 軟體,以及常見的問題瀏覽器 IE 各版本。

如果不牽扯到 Gamma correctionICC profileMozilla FirefoxSafari (包括行動版本) 以及 Opera 對於不同格式的 PNG 都沒有什麼問題... 就這部份的結論是,IE6 只能用最基本的 PNG 格式,但如果同意讓 IE6 看到比較差的效果 (不是看不到),不少格式可以用。

另外作者也不斷地再推廣使用 PNG 最佳化程式處理 PNG 檔,以節省空間。文章後面的 Troubleshooting 以及 Summary 章節很值得仔細看過一次,在腦袋裡面留下印象...

企業不肯換到 Windows 7 的原因是...

因為不能跑 IE6:「IE6 Addiction Inhibits Windows 7 Migrations」(Slashdot)、「IE6 addiction throws monkey wrench into Windows 7 migration」(Computerworld)

主要是因為有很多企業內部網站已經年久失修,只能跑 IE6...

依據 StatCounter 的統計,台灣地區還是有 21% 的使用者用 IE6:「Top 12 Browser Versions in Taiwan from Oct 09 to Se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