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zmx 提到:
台灣大跟遠傳 IPv6 過半了 https://t.co/CM0FFdElcj
— zmx (@zmx) January 4, 2019
所以 TWNIC 有弄了「Taiwan IPv6」這個網站頁面出來... 所以就 IPv6 使用率來說,中華不管是在固網還是在行動都是最早投入轉移,使用率也是最高的。
其他家行動的部份可以看出來都有在做,只是比率差異而已,但固網的部份扣掉中華後根本是 0%,雖然說其他固網的量偏小...
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看到 zmx 提到:
台灣大跟遠傳 IPv6 過半了 https://t.co/CM0FFdElcj
— zmx (@zmx) January 4, 2019
所以 TWNIC 有弄了「Taiwan IPv6」這個網站頁面出來... 所以就 IPv6 使用率來說,中華不管是在固網還是在行動都是最早投入轉移,使用率也是最高的。
其他家行動的部份可以看出來都有在做,只是比率差異而已,但固網的部份扣掉中華後根本是 0%,雖然說其他固網的量偏小...
之前用 HiNet 固定制 (不需要 PPPoE,直接設 IP 就會通的那種),跑起來順順的也沒麼問題,最近剛好合約滿了就打算換成非固定制 (需要撥 PPPoE 才會通),結果換完後發現有些網站常常連不上 (不是一直都連不上),但只要設了 proxy.hinet.net
(今年年底要停止服務了) 或是改從 cable 線路出去就正常。
測了不少設定都沒用 (像是改 tcp timestamp 設定,或是 sack 之類的設定),後來發現 MTU 的值不太對,用 ifconfig
看發現我的 ppp0
是 1500
而不是 1492
,直接先 ifconfig ppp0 mtu 1492
改下去測,發現本來不能連的網站就通了...
(補充一下,我看了 Windows 的設定是 1480,所以也沒問題,但不知道怎麼算的...)
查了一下 MTU 相關的問題,發現在「wrong mtu value on dsl connection」這邊有討論到。裡面提到的 workaround 是到 /etc/NetworkManager/system-connections/
裡找出你的 PPPoE 設定檔,然後在 ppp
區域的裡面寫死 mtu
參數:「mtu=1492
」(這邊的 1492
是從 1500 bytes 扣掉 PPPoE 的 8 bytes 得出來的),不過我測試發現在修改設定檔時會被改回來,加上測試發現沒用,只好自己寫一個 /etc/network/if-up.d/pppoe-mtu
惡搞了:
#!/bin/sh -e if [ "$IFACE" != "ppp0" ]; then exit 0 fi /sbin/ifconfig ppp0 mtu 1492
放進去後要記得 chmod 755
。
從 ticket 上面看起來還是沒有解 (2009 年就發現了),看起來 PPPoE 不是絕對多數而且又有 workaround,短期應該不會修正...
在中華電信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公告:「中華電信HiNet ADSL及光世代感恩回饋」。
中華電信這次與行政院一搭一唱演得還不賴,繼續打趴其他不長進的固網業者 (參考行政院的「數位匯流發展方案(2010-2015年)」,在 P.26)。
雖然口號是類似於「提昇普及率,所以大幅調降高速率光纖的費率」,但這次調整最大的實質改變其實是光世代上行速率的提昇 (10M/2M 變成 12M/3M、20M/2M 變成 20M/4M、50M/3M 變成 50M/5M、100M/5M 變成 100M/10M),這使得許多 P2P 應用會更有機會 (對,壹電視的 IPTV box 使用 P2P 會是其中之一)。
等家裡的 cable 合約到期再來看看要怎麼處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