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S3 (美東區) 前幾天的狀況導致 Adobe Typekit 服務故障的說明

Adobe Typekit 的官方 blog 放出說明了:「Well, that was just awful: Details on yesterday’s font serving outage」。

可以參考 Hacker News 上「AWS S3 Outage」的討論,由於 us-east-1 算是 AWS 服務的起源,再加上地理位置的關係 (以歐美服務為主同時考量會放到 us-east-1),所以有一堆網路服務在這區跑,情況還蠻慘烈的...

我記得 Typekit 是使用 EdgeCast 的服務 (i.e. use.typekit.net 這個網址),雖然很久沒用 EdgeCast 了,不過我記得應該是有 origin failover 的功能 (可以設多個 origin server),看起來是沒這樣設計...

Adobe Typekit 支援 CJK 字型

Adobe Typekit 宣佈支援 CJK 字型:「Announcing East Asian web font support and new font browsing tools for Japanese customers」。中文的公告在「正式公開東亞網頁字體支援以及日文客戶適用的全新字體瀏覽工具」這邊。

這也包括了網頁版的部份。對於 CJK 單一字型檔案過大的問題,與大家的解法也都一樣,取出對應的字組出來給使用者作為 workaround (稱為 Dynamic Subsetting):

會稱為這是 workaround 是因為當網路速度愈來愈之後,就會又變成最單純的直接整包下載...

Anyway,Adobe 這個新功能是一個大邁進,不過他用的 HTTPS (EdgeCast) 還沒支援 SPDY 或是 HTTP/2 啊... :/

Mozilla 的 Shumway 登陸 Firefox Nightly Channel

MozillaShumway 專案是用 JavaScript 實作的 Flash Player,算是把 Flash Plugin 淘汰掉的方案:

Shumway is an HTML5 technology experiment that explores building a faithful and efficient renderer for the SWF file format without native code assistance.

由於是跑在 JavaScript 內,安全性受到 SpiderMonkey 的 Sandbox 保護,相較於 Adobe 常常出 security update 讓人有點頭痛...

最近 Shumway 的大進展是在 Firefox Nightly Channel 啟用了部份網站,可以測試 Amazon.com 上的影片:「Firefox Nightly now plays Amazon.com Flash videos using Shumway」。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porting 到 Google Chrome 上面...

Flash 的 crossdomain.xml 架構問題

在「"Lax" Crossdomain Policy Puts Yahoo Mail At Risk」這篇裡面看到不安全的 Flash 造成的問題:「Seizing Control of Yahoo! Mail Cross-Origin... Again」。

找有問題的 swf 檔案 (hosting 在 crossdomain.xml 允許的網段下),然後利用 injection 或是根本就沒檢查權限來打趴... 把 swf 當跳板用就是了 :p

文章後面那個 Disclosure Timeline 看起來頗心酸 :o

dropcap.js:頭字放大效果

在「Dropcap.js: Easily add drop caps to your web typography」這邊看到 Adobe 用 JavaScript 實做了段落頭字的放大效果。本來以為這個效果有 CSS 支援,翻了一下沒找到...

官網在「dropcap.js」這邊,GitHub 的頁面在「Beautiful CSS drop caps made easy」這邊。

Adobe 與 Google 共同推出 CJK 字型

AdobeGoogle 合作推出了 CJK 字型:「隆重介紹 思源黑體:開放原始碼 Pan-CJK 字型」、「Noto: A CJK Font That is Complete, Beautiful and Right for Your Language and Region」。

這些字體在 Adobe 與 Google 會叫做不同的名稱:

Google will release it as Noto Sans CJK as part of Google's Noto font family. Adobe will release it as Source Han Sans as a part of Adobe's Source family.

字體是由 Adobe 的西塚涼子所開發,而 Adobe 也擁有字型的著作權,並以 Apache License 2.0 放出來。

而 Google 也有說明這些字型參與的過程:

Googl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 input into project direction, helped to define requirements, provided in-country testing resources and expertise, and provided funding that made this project possible.

而 Adobe 的部份:

Adobe brought strong design and technical prowess to the table, along with proven in-country type design experience, massive coordination, and automation.

另外還有幾家公司一起參與:

In addition, three leading East Asian type foundries were also brought in to design and draw a bulk of the glyphs—Changzhou SinoType Technology, Iwata Corporation, and Sandoll Communication—due to the sheer size of the project and their local expertise.

字體可以在 Google Noto Fonts 裡直接下載取得。

切過去用以後還是有點不太習慣,不過目前第一印象還算不錯...

EdgeCast 在台灣有 PoP 了...

這是從中華機房內對 Adobe 字體服務 use.edgefonts.netSmokePing 資料 (Adobe 用 EdgeCast 的 CDN 服務),可以發現十一月底的時候 latency 從 20ms+ 降到 10ms 以下 (大約是 8ms,應該是南部的機房):

對於北部使用者,8ms 還是比 Akamai 高一些,不過比起以前香港機房的 20ms+ 好多了...

Adobe 在澳洲降價:因為國會發正式公文要 Adobe 解釋為什麼賣的比其他地區貴...

首先是澳洲國會正式發文要求 AdobeApple 以及 Microsoft 解釋為什麼東西賣得比較貴:「Australian Govt Forces Apple, Adobe, Microsoft To Explain Price Hikes」、「Please explain prices: Parliament subpoenas Apple, Microsoft, Adobe」。

消息出來僅僅一天,Adobe 最先決定調降價錢:「Adobe Bows To Pressure and Cuts Australian Prices」、「Adobe cuts Australian prices after inquiry summons」。

調降的部份只包括月費服務的部份 (調到與美國一樣的價錢),而軟體買斷的部份仍然不變... 接下來等國會的後續了。

Adobe 的客服機器人...

Twitter 上看到 John Merriman 寫的「I talked to Adobe yesterday」:

這回答看起來就像機器人 XDDD

這時候就要拿出經典的「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出來:

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