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兩個不同 Profile 的 Chrome

因為 Gmail 沒辦法很方便的切換帳號,所以得想辦法讓 cookie 分開存。

試著找套件來做到這件事情,但都不太好處理... 於是決定跑兩個不同 profile 的 Chrome (這樣 cookie 就會分開存了)。

script 長這樣:

#!/bin/sh
cd $HOME
exec chromium-browser --user-data-dir=.config/chromium-2/ &

留個紀錄起來...

Google Chrome 的 Cookie 隱私功能...

Firefox 裡,我們可以藉由「預設所有的 cookie 都只能是 session only」加上「例外名單」,做出「關閉瀏覽器就把白名單以外的 cookie 清掉」的功能,但在 Google Chrome 裡面,用內建的功能做不到這件事情。(他只能做到關閉時全部清除,沒辦法把白名單清除在外)

剛剛找到一個 extension 實做了這個功能:「Vanilla Cookie Manager」,在每次打開 Google Chrome 時會清除所有白名單以外的 cookie,也算是做到這個功能了... (雖然我比較喜歡在關掉的時候處理)

繼續找 Google Chrome 上對應的套件...

YouTube 將 99% PV 影片加上 WebM 支援

YouTube 發了一篇公告,將站上約 30% 的影片另外壓一份 WebM 格式,而這 30% 佔全站 99% pageview:「Mmm mmm good - YouTube videos now served in WebM」。

目前在 Firefox 4+、Opera 10.6+、Google Chrome 支援 WebM 格式,手機平台則是 Android 2.3 (Gingerbread) 支援。

希望有一天可以完全取代 H.264...

window 的 hashchange (onhashchange) 事件

hashchange 是 HTML5 event,紀錄一下目前支援的情況:

目前 IE6/IE7 常見的模擬方式是透過 hidden iframe 做類似的效果...

另外在偵測瀏覽器是否有支援 hashchange 可以利用「Detecting event support without browser sniffing」這篇說明的方式偵測是否有支援特定的 event,可以避免使用 browser sniffing。

Firefox 在歐洲的市占率首次超越 IE

如標題,StatCounter 統計資料顯示 Firefox 在歐洲的市占率首次超越 IE:「Firefox overtakes Internet Explorer in Europe in browser wars」。

不過由圖可以看出來,並不是 Firefox 這一年有顯著成長而超越 IE,而是 Google Chrome 在這一年吃掉 IE 下滑的部份。

同樣以 StatCounter 的資料來看,台灣的 IE 佔有率在 77% 左右,Google Chrome 的市占率應該會在這半年內超越 Firefox。好事是 IE6 的佔有率愈來愈低了,目前是 17% 左右,而且有機會在這半年內降到 10% 附近... 2012 年設計網頁應該可以忽略這個古董了...

處處有廣告!

這個 extension 真的會讓人噴飯 XDDD

TechCrunch 介紹了「Jimmy Wales」這個 Google Chrome Extension:「Chrome Extension Lets You Just Add Jimmy Wales」。

Wikipedia 一直拒絕放廣告取得收入 (參考:「An appeal from Wikipedia founder Jimmy Wales」),但相當諷刺的是,每年大概這個時候都會有超煩人的橫幅廣告,請你捐錢給 Wikimedia...

我有寫一個 Greasemonkey Script 處理這個:「Wikipedia AD remover」。

這個 Extension 相當機車啊 XDDD (以下是裝上去以後的效果,取自 TechCrunch XDDD)

露天拍賣的圖片自動展開程式 (Firefox、Google Chrome、Greasemonkey)

露天拍賣的圖片是等到有用到時才會讀進來,這其實對於用 tab 用習慣的我不太方便,因為我會在搜尋頁一次開完,然後一個一個看。這樣的好處是不需要等讀片讀入的時間...

我只在 Firefox + Greasemonkey 上測試過,不過因為程式很簡單 (只有一行),理論上在 Google Chrome 上應該也可以用。

程式在「Ruten Images Autoloader」,請測試給意見囉...

直接安裝 Adobe Flash Player 而不安裝 DLM

Update:下面連結已經失效,請參考「不安裝 Adobe DLM 的前提下安裝 Adobe Flash Player 11.x」。

現在 Adobe Flash Player 會要你裝 DLM 後再利用這個 P2P-based 的下載軟體安裝 Adobe Flash Player,再加上 Flash 三不五十就有安全漏洞要更新 (但以現在的環境來說,不能不用他),在 HTML5 能取代他之前先暫時想辦法...

如標題所說,直接下載對應的安裝檔而不要裝 DLM,在國外的 blog 有不少人寫過,像是:「Download the Latest Adobe Flash for Firefox and IE Without Any Extras」。

簡單來說,對於 ActiveX-based 版本的 (也就是 IE 系列),下載 fpdownload.adobe.com/get/flashplayer/current/install_flash_player_ax.exe 這個即可。

而對於 plugin-based 版本的 (除了 IE 以外的都是),則是下載 fpdownload.adobe.com/get/flashplayer/current/install_flash_player.exe 這個即可。

所以每次出安全性更新時都要抓兩份安裝。

HTTP Redirect Response Cache

之前在 debug 時為了 HTTP Redirect Response 的 cache 問題測過一些,發現結果很亂,後來找到一些 workaround 避開 redirect response 後就沒有再研究太多。今天在「Redirect caching deep dive」這篇看到在討論 HTTP Redirect Response 時的 cache 問題,作者把幾個常見的瀏覽器都測過一次作成表格...

可以看出來情況還蠻複雜的,雖然 RFC 有定義 cache 的時機,但沒有一家完全照 "SHOULD" 的規矩來 XD

不過既然有人提出來而且整理成表格了,之後應該會修正...

WebM 以及 VP8 將成為下一代影音標準

經過這半個月的發展,看起來 WebM 以及 VP8 會是下一代影音的新標準。

去年 Mozilla (Firefox) 及 Opera 因為 H.264 的軟體專利問題而不願意支援 H.264,所以大家都很注目比較可能沒有專利問題的 Theora。這是基於 On2 Technologies 在 2001 年所 open source 的 VP3 而發展出來的。也因此大家對於是否可以用 Theora 取代 H.264 一直很有疑問 (參考二月時寫的「Theora 與 H.264 的畫質差異」)。

首先是 Google 在 2009 年八月的時候買下 On2 Technologies (在 2010 年 2 月的時候完成收購),有不少人希望 Google 可以授權 On2 在 2008 年所發表的 VP8 給大家使用,FSF 甚至利用 YouTube 的影響力,並且主動提供 VP8 格式的影片,大力推廣 VP8:「Open letter to Google: free VP8, and use it on YouTube」。

上個月 Google I/O 2010 的時候,Google 公開 WebM Project,其中包括了 VP8 的使用權,並且提供免費的專利使用權。雖然有些人對於 VP8 還是覺得不夠好 (像是「The first in-depth technical analysis of VP8」這篇分析),但由於 Mozilla、Opera、Google 在當天都已經宣佈會支援 WebM,微軟也宣佈會在 IE9 內支援 WebM 檔案格式 (至於 VP8 codec 則是在系統內安裝),所以 WebM 很快就變成大家注目的焦點,而在 ffmpeg 的 mailing list 上也很快就有人把將 libvpx 整合到 ffmpeg 內。

接下來看看能不能更直接將 WebM 直接納入 HTML5 的 spec 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