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igg 看到 Wikipedia 有整理今年 4/1 的新聞:List of the April Fools Jokes for 2006 (Digg)、April 1, 2006 (Wikipedia)。
當然,目前這份列表還在用力增加... 這種事情在大英百科全書上面是不會有的,而且更新的速度也不是傳統媒體跟的上的 :p
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在 Digg 看到 Wikipedia 有整理今年 4/1 的新聞:List of the April Fools Jokes for 2006 (Digg)、April 1, 2006 (Wikipedia)。
當然,目前這份列表還在用力增加... 這種事情在大英百科全書上面是不會有的,而且更新的速度也不是傳統媒體跟的上的 :p
Boing Boing 看到另外一種六度分離:找出任何兩個 Wikipedia (英文版) 條目的距離:Six Degrees: How any two Wikipedia entries are connected。
在 Digg 看到的新聞:Wikipedia blocks United States Congress IP addresses。同時在 Slashdot 上也報導出來了:Wikipedia vs Congressional Staffers [Update]。
由於有大量從美國國會的 IP address 連上 Wikipedia 修改許多政客的自傳,違反 Wikipedia 的規則 (被列出來的部分包括了 NPOV:中立立場、CIV:文明的行為、Verifiability:可證實正確性),所以 Wikipedia 決定暫時禁止美國國會的 IP Range 一個星期,並提出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做進一步處理,目前被封鎖的網段包括了:
後面的資訊是我用 whois 找的。被封鎖網段可能還會繼續增加。
你可以在 Wikipedia:Requests for comment/United States Congress 這頁看到 Wikipedia 的編輯對於這些政客態度的敘述。
在 Slashdot 上看到 Wikipedia Plagiarism Ends Journalist's Career 這篇文章。
某位寫了 21 年的專欄作家在專欄上抄襲 Wikipedia 的內容,然後某位 Wikipedia 的 Editor 揭露了這件事情 (User:TenOfAllTrades/Aloha Dupe),而被另外一家報紙報導出來 (Honolulu Veteran Columnist Under Fire Nationally for Allegedly Plagiarizing Reports),於是這位專欄作家就被開除了。
相同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台灣?你想太多了 -_- 大概連個道歉都不會有...
在經過某些鳥蛋事情後 (USA Today:A false Wikipedia 'biography'),Wikipedia 將引入 Semi-Protection 來保護某些頁面:Wikipedia Adopting Semi-Protection of Pages。
關於這項政策,完整的說明在 Wikipedia:Semi-protection policy 這頁。簡單來說,被 Semi-Protection 的頁面可以設定「未註冊及最新註冊的 x% 使用者」無法修改。
在 Digg 看到有人用 AJAX 把 Wikipedia 搞成 "Wikipedia Suggest":AJAX + Wikipedia = More Powerful Wiki Searches。
不過,玩了一下發現速度有點慢啊,該不會是又被 Digg 搞掛了吧 XD
Digg 看到的瘋狂消息:Download WikiPedia。
在 Wikimedia database dumps 這頁裡面有 Wikimedia 每一項計畫的 dumpfile (有些是 SQL export,有些是 XML export),當然,Wikipedia 也在內。
不過檔案也太大了點吧 XD
分好幾塊,一塊是必修課程的 (主要是 Network Programming 吃重),一塊是老闆要我們看的 Elliptic Curve (要先看 Discrete Logarithm over Finite Field),然後還有合併後系計中的幾個架構 (CMS、Mailing List、Ports),還有 Firewall code 要寫 o_O
因為等下要上 Seminar,所以我等下再修改這篇文章... XD (突然想到 7-11 的也還沒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