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扇的出風孔的遮罩,不同形狀產生噪音的差異

前幾天在 Hacker News Daily 上看的文章:「Effects of grill patterns on fan performance/noise (2011) (pugetsystems.com)」,原文在「Effects of Grill Patterns on Fan Performance/Noise」。文章在講電腦風扇的出風口擋板的樣式對噪音的影響。這是一篇 2011 的老文章,但看了一下好像沒有什麼新資料...

出風口的遮罩在有些地區似乎是法律要求,主要是怕小朋友手指戳進去,以及成年人不小心碰到,所以就會有專門的測試項目在跑:

I remember back in 2000 ish I worked in R&D of a PC manufacturer and had to check the new PSUs and cases with a 'Test Finger' to make sure all the holes were small enough. The test finger was really expensive IIRC.

但回到這篇的重點,噪音與風量的差異,所以基準值是拔掉遮罩的部份先測試 (所以可以知道最低的噪音與最大的風量),然後上各種遮罩測差異。

Mesh 增加的噪音是最少,但風量有點差:

Wire 增加的噪音也很少,風量也達到最高:

從倒數的方向來看,Turbine 是最吵風量也最少的:

發現比較差的遮罩增加的噪音不算少,把很多風的動能變成聲音的能量了...

Cloudflare 新增高雄節點

看到「Network Performance Issues in Kaohsiung City, Taiwan」這個發現 Cloudflare 有了高雄節點,但不確定是什麼時候,所以去 Internet Archive 上翻,發現應該就是這幾天的事情...

9/20 的 20220920130956 版本還沒有高雄,但到了 9/25 的 20220925191430 就出現了。

手上沒有高雄的機器可以測,明天來問問看高雄的朋友好了...

在圖片裡面放入圖片本身的 MD5 值

Hacker News Daily 上看到「The image in this post displays its own MD5 hash (retr0.id)」這篇,作者想要產生一張 PNG 圖,這張圖的 MD5 值就在圖片上呈現。然後作者本人有出現在 Hacker News 討論串上面,提到流量撐不住,所以丟到 Twitter 上面 (而很幸運的,Twitter 沒有壓這張圖,是保留原圖,所以可以驗證 MD5):

另外一個有趣的主題是同時撞出一樣的 MD5 與 CRC32 的方式,其中 CRC32 的部份還可以直接指定值,在「MD5 Collision with CRC32 Preimage (gist.github.com)」這邊。

算是很趣味的玩法啦,畢竟 MD5 已經被大家知道是個 broken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

CPU Core 之間溝通的時間成本

Hacker News 上看到「Measuring CPU core-to-core latency (github.com/nviennot)」這篇,專案在「Measuring CPU core-to-core latency」這裡,看起來是個有趣的研究,測試許多不同 CPU 內,跨 core 之間溝通的時間花費。

依照專案的說明,測試的方式是利用 cache coherence 來來量測:

We measure the latency it takes for a CPU to send a message to another CPU via its cache coherence protocol.

By pinning two threads on two different CPU cores, we can get them to do a bunch of compare-exchange operation, and measure the latency.

裡面已經測了很多不同的 CPU,然後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結果。

像是第一張圖片的「Intel Core i9-12900K @ 8+8 Cores (Alder Lake, 12th gen) 2021-Q4」這組,大家還蠻好奇 CPU #8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跨 core 溝通的 latency 特別低,還特別找了 CPU 的 die 圖片看看:

另外一個是 AWS 上的 c6a.metal,機種是「AMD EPYC 7R13 @ 48 Cores (Milan, 3rd gen) 2021-Q1」,可以看到被分成了六個區塊:

接下來在 ARM 平台,在更多 CPU core 的 c7g.16xlarge 上,機種「AWS Graviton3 @ 64 Cores (Arm Neoverse, 3rd gen) 2021-Q4」,會看到更多不平均的現象:

早一點的 c6gd.metal 雖然也還是 ARM 的 64 cores 機種「AWS Graviton2 @ 64 Cores (Arm Neoverse, 2nd gen) 2020-Q1」,但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 latency pattern:

大致上可以感覺到當 core 數愈多就會有很多技術上的瓶頸,導致不同 core 之間的溝通成本不一樣... 這個感覺跟當初學到 NUMA 的情況有點像。

Backblaze 對 SSD 存活率的報告

Backblaze 發了一篇對 SSD 存活率的報告:「The SSD Edition: 2022 Drive Stats Mid-year Review」,報告分成兩大塊,一塊是單講 SSD 的,另外一塊是跟傳統磁頭硬碟 HDD 比較。

首先是這張總表,從 2018 年到現在的 SSD 硬碟的 AFR 資料:

可以看到有特地標出信賴區間,因為對於某些量真的太少的型號,算出來的 AFR 沒有太大意義,所以重點只有在幾個數量比較多的型號。

Seagate 的 ZA250CM10003 最多,AFR 是 0.70% (CI 在 0.3%-1.3%);接下來是 Seagate 的 ZA250CM10002,AFR 是 0.78% (CI 在 0.4%-1.4%)。

第三多的是 Dell 的 DELLBOSS VD,AFR 是 0% (CI 在 0.0%-0.8%),不過要注意這是 M.2 界面,而且是 server 等級:

It is a server-class drive in an M.2 form factor, but it might be out of the price range for many of us as it currently sells from Dell for $468.65.

接下來是比較 SSD 與 HDD。這邊的比較中,兩者都是相同的用途 (開機碟 & 系統碟):

The SSDs and HDDs we are reporting on are all boot drives. They perform the same functions: booting the storage servers, recording log files, acting as temporary storage for SMART stats, and so on.

因為 SSD 目前只有五年的記錄,可以看到如果只比較五年的話,SSD 的 AFR 是比 HDD 好上不少的:

不過這邊還是以機房環境來說明,像是機櫃的振動與使用的 pattern 都是可以想到的因素。一般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堆 HDD 在 JBOD 裡面振動的話,是不是可以活比較久就不知道了...

但現在開機碟用 HDD 應該也會開到天花地老,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會換回 HDD...

iOS 12.5.6

早上發現 iPhone 6 Plus 被自動更新到 iOS 12.5.6,查了一下發現是八月底的時候 Apple 推了一版 WebKitACECVE-2022-32893:「About the security content of iOS 12.5.6」。

Impact: Processing maliciously crafted web content may lead to arbitrary code execution. Apple is aware of a report that this issue may have been actively exploited.

Description: An out-of-bounds write issue was addressed with improved bounds checking.

上個更新的版本 12.5.5 是 2021/09/23 出的,本來大家都以為已經沒有任何更新了,沒想到居然回過頭來發了一包,照蘋果的敘述看起來是因為這個洞被廣泛使用的關係?

iPhone 5S (目前 iOS 12 支援列表裡最早出的手機) 是 2013 下半年出的,到現在也九年了...

cURL 的 TLS fingerprint

看到「curl's TLS fingerprint」這篇,cURL 的作者 Daniel Stenberg 提到 TLS fingerprint。

先前在「修正 Curl 的 TLS handshake,避開 bot 偵測機制」與「curl 的 TLS fingerprint 偽裝專案 curl-impersonate 支援 Chrome 了」這邊有提到 curl-impersonate 這個專案,試著在 cURL 裡模擬市面上常見的瀏覽器的 TLS fingerprint。

在 Daniel Stenberg 的文章裡面也有提到這件事情,另外也提到了對 curl-impersonate 的態度:

I cannot say right now if any of the changes done for curl-impersonate will get merged into the upstream curl project, but it will also depend on what users want and how the use of TLS fingerprinting spread or changes going forward.

看起來短期內他是沒打算整,跟當初 curl-impersonate 的預期差不多...

因應 Manifest V3 而推出的 uBlock Minus (MV3)

前幾天在 Hacker News 上看到「“UBO Minus (MV3)” – An Experimental uBlock Origin Build for Manifest V3 (github.com/gorhill)」這個,裡面是 uBlock Origin 的作者 Raymond Hill 針對 Manifest V3 的半殘版,取名為 uBO Minus (MV3):「Add experimental mv3 version」。

在這個版本裡會有不少的功能失效,尤其是用的很多的 cosmetic filtering:

- No cosmetic filtering (##)
- No scriptlet injection (##+js)
- No redirect= filters
- No csp= filters
- No removeparam= filters

這個版本應該是打算要提供給 Manifest V2 被 Google 廢掉後還在用 Google 控制的瀏覽器的人,依照「Manifest V2 support timeline」這邊看起來是明年一月:

這兩個禮拜爆紅的 Stable Diffusion

Stable DiffusionStability AI 訓練出來的 model,跟之前提到的 DALL-E 最大的差異就是產生出的圖的限制少很多:

Unlike competing models like DALL-E, Stable Diffusion is open source and does not artificially limit the images it produces, though the license prohibits certain harmful use cases.

這也造就了這兩個禮拜整個 Stable Diffusion 的各種應用急速成長。

Simon Willison 的「Stable Diffusion is a really big deal」這篇來當作總覽還不錯。

除了授權使用上的限制以外,在技術上的限制也比較少 (有很大一部分會歸功於社群的各種 porting),包括了:

除了先前大家已經熟悉的 txt2img 功能以外,Stable Diffusion 另外提供了 img2img 的能力,也就是先給一張圖,然後再給對應的句子要求 Stable Diffusion 去改這張圖,所以就會有像是把這張圖:

加上「A distant futuristic city full of tall buildings inside a huge transparent glass dome, In the middle of a barren desert full of large dunes, Sun rays, Artstation, Dark sky full of stars with a shiny sun, Massive scale, Fog, Highly detailed, Cinematic, Colorful」的句子後,提供了這張圖:

以及這張圖:

這樣可玩性又多了不少...

Ubuntu 下面搞 Multi-home 架構

家裡的 internet 架構大概是這樣 (省略過其他裝置):

一邊是 HiNet 的線路直接接中華的數據機 (modem),這段是用 PPPoE 撥接;另一邊是第四台網路 (北都),另外上面寫的 Switch 應該是 IP 分享器 (一台 ASUS 的機子,刷 DD-WRT),作圖的時候寫錯了...

最後是電腦的部份,我的桌機是跑 Ubuntu,用兩張個不同的實體線路 (界面分別是中華的 enp4s0 與第四台的 enp6s0f0) 接到了這兩個不同的網段上面。

打算跑 source routing 的架構來善用兩邊的頻寬,想法上面大概是這樣拆解:

  1. 機器本身有個 192.168.3.x 的 static ip。
  2. 針對 source ip 是 192.168.3.x 的封包,預設會往 192.168.3.254 這台分享器丟,然後 NAT 出去。
  3. Squid 在本機上跑一個 proxy server,指定 source ip 是 192.168.3.x

有了這樣的架構,我就可以在瀏覽器上面就透過 SwitchyOmega 這類的套件,指定某些網段要走第四台的頻寬出去了。

另外可以指定 http proxy 的服務也可以透過這個方法往第四台的線路連出去。

其中第二點需要把 source ip 是 192.168.3.x 的封包丟到 192.168.3.254 這段需要一些設定,首先是需要設定一個獨立的 routing table,我是在 /etc/iproute2/rt_tables 裡面放:

2       second

然後因為我是透過 NetworkManager 在管理網路界面的,我希望在 enp6s0f0 啟動時自動設定這個 source routing 邏輯,所以我在 /etc/NetworkManager/dispatcher.d/99-enp6s0f0 這邊寫了:

#!/bin/bash

interface=$1
event=$2

if [[ "$interface" == "enp6s0f0" && "$event" == "up" ]]; then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3.254 table second
    ip rule add from 192.168.3.0/24 table second
fi

然後要記得把這個檔案 chmod 755 讓他可以執行。

接著是 Squid 的設定,在 /etc/squid/squid.conf 裡面這樣寫:

#
http_access allow all
#
access_log /var/log/squid/access.log squid
cache deny all
cache_dir null /tmp
cache_log /dev/null
cache_mem 8 MB
dns_v4_first on
forwarded_for off
http_port 3128
tcp_outgoing_address 192.168.3.x

其中最後的 192.168.3.x 換成自己的固定 IP address。這邊因為 traffic 基本上都是 HTTPS 了,也不需要開 cache,就這樣設定...

這邊比較特別的是 dns_v4_first 的設計,這個是讓 Squid 儘量用 IPv4 的位置連線。這是因為北都的網路沒有提供 IPv6 位置,所以如果網站的 DNS 如果有 IPv6 位置的話就會從 HiNet 這邊的 IPv6 出去了...

另外 ping 與 MTR 之類的工具不會動在這這樣的架構下是正常的,因為這些工具會自己組合 raw packet 丟,不是透過 Linux 的 network stack 處理,所以不會被我們指定的 ip rule 解析。網路上看起來是有方法可以 mitigate,但我就先放著了...

這樣看起來還算堪用,先這樣用一陣子看看... 先前是在 Raspberry Pi 上面跑個 proxy server 導流量,但會受限於 Raspberry Pi 的硬體限制,效能上面就普普通通,現在直接用桌機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