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感謝某長輩提醒,標題從「Unix 環境下的 Inline Assembly」改成「GCC 裡的 Inline Assembly」。
從大二修 Assembly 後就很久沒寫組語了,當時修的時候還是用 Intel 語法寫,就一直沒學到 AT&T 語法,後來從網路上看也只知道 src 與 dst 的位置通常是相反的,以及 register 前面要用 % 修飾,其他的像是記憶體的定址要怎麼寫都不知道,所以在 Unix 下一直不會寫 Assembly...
前幾天有個學弟剛好在寫作業,要用 MMX 計算一個整數 Vector (看做是 1*n 的 Matrix) 乘上整數 Matrix (n*n) 的結果 (其中 n 會是 4 的倍數,另外每個整數都是 16 bits),趁著這個機會摸索 GCC 裡要怎麼寫 Inline Assembly,以及 AT&T 語法與 Intel 語法不同的地方...
這是剛摸索出來怎麼寫,基本上請不要太要求... :p 編譯環境是 FreeBSD 6.1 系統內附的 GCC (gcc version 3.4.4 [FreeBSD] 20050518)。
void matrixMMX(const unsigned int n, const uint16_t const *vec, const uint16_t const *mat, uint16_t *result) { const unsigned int n2 = n / (64 / 16); // First empty the result array bzero(result, sizeof(uint16_t) * n); asm volatile("\\ mov %1, %%edi;\\ mov %3, %%ecx;\\ mov %2, %%edx;\\ loop1:\\ mov %0, %%esi;\\ push %%ecx;\\ mov %4, %%ecx;\\ loop2:\\ movq (%%esi), %%mm0;\\ pmaddwd (%%edi), %%mm0;\\ \\ movd %%mm0, %%eax;\\ mov %%eax, %%ebx;\\ shr $16, %%eax;\\ add %%ax, %%bx;\\ add %%bx, (%%edx);\\ \\ psrlq $32, %%mm0;\\ \\ movd %%mm0, %%eax;\\ mov %%eax, %%ebx;\\ shr $16, %%eax;\\ add %%ax, %%bx;\\ \\ add %%bx, (%%edx);\\ \\ add $8, %%edi;\\ add $8, %%esi;\\ loop loop2;\\ \\ add $2, %%edx;\\ pop %%ecx;\\ loop loop1;\\ \\ emms;":: "X"(vec), "X"(mat), "X"(result), "X"(n), "X"(n2): "eax", "ebx", "ecx", "edx", "esi", "edi", "mm0"); }
試試看 NASM 吧。可以 output 出 ELF 格式,可是還是用 intel 語法。這是我以前當 TA 代大三必修的 compiler 學會的。
不過在 UNIX 上寫 assembly 還滿鳥的,光是 Linux 和 FreeBSD 的 system call 方式就不一樣,很不 portable 。
nasm 我知道,我有寫另外一個 .s,可以用 Intel 語法,在台大資工網頁上有 nasm 很基本的教學,看完就知道要怎麼搞了,再去 nasm 的網頁上看一下 proc/endproc 怎麼用就差不多了 :p
btw... 會用 assembly 叫 syscall 本來就沒打算 portable 吧...
那個很基本的教學好像是我寫的 XD
唉呀... *boom*